地名:尾灑村 | 隸屬:坡妹鎮 |
區劃代碼:522327110207 | 代碼前6位:522327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E |
長途區號:0859 | 郵政編碼:552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布依語“尾”是水溝,“灑”是地支的方位午方。“尾灑”意為村寨在原新場鄉的午方位。
基本介紹:
尾灑村位于坡妹鎮南邊,距鎮20公里,全村共計1346人,其中少數民族為1198人,占總人口的89%;黨員數有21名,其中少數民族黨員為18名,占總黨員的85.7%。
由于本村座落在一個交通不便的喀斯特山區,經濟較為落后,生活還處于貧困線下。多年來根本沒有什么經濟來源,農戶都是靠種植稻谷、玉米維持生活。2011年經過上級領導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以挖通長田至坡者和走馬至尾灑兩條公路,為尾灑村今后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方便
--人口總數:1346人 農業人口:1346人 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6.63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513.0畝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實行新憲制,改區、聯保為鄉(鎮),隸屬坡坪鄉;1958年,建立尾灑生產大隊,成立尾灑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隸屬坡坪區新場公社;1984年,冊亨縣行政區劃變動,尾灑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更名為尾灑村民委員會,隸屬新場鄉;1991年,實行建鎮并鄉撤區,坡妹鄉、納力鄉、馬力鄉和新場鄉的巖云村、走馬村、尾灑村合并為坡妹鎮,尾灑村委會隸屬坡妹鎮;1998年,尾灑村委會隸屬坡妹鎮;2007年,實行村級整合
周邊相關:
尾灑村附近有板其溶洞群及溫泉、秧壩鎮大板用村民族村寨保護區、板其村風景名勝文化旅游保護區、浪沙寨布依民族文化風景區、八渡、洛凡民族文物古跡保護區等旅游景點,有冊亨茶油、冊亨油茶、菊花牛沖、貴州小香腸、刷把頭、冊亨山羊等特產,有冊亨布依戲、藍靛染工藝、冊亨布依族轉場舞、冊亨布依戲、布依族勒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