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晨思村 | 隸屬:岔河鎮 |
區劃代碼:520502102219 | 代碼前6位:5205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地在以前稱為神司,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因該名帶有封建思想,更名為迎春,1984年地名普查時要求恢復老地名,因覺得“神司”不妥故取“神司”的諧音為晨思。
基本介紹:
晨思村位于岔河鎮東北角,距岔河鎮3公里,總面積5平方公里,5個村民組,總人口8人,聚居漢,苗,彝等6個民族,經濟作物主要以烤煙生產為主,有1300畝地的核桃基地。
本村被列為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驗村,目前本村已建成蔬菜基地一個,畢節市開源綠化公司一個(正在建設中)。
--人口總數:1508人 農業人口:1430人 非農業人口:78人
--行政區面積: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0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苗,彝 發展口號:創和諧,促發展
--所轄村:1,2,3,4,5 生產總值:120.0 萬元
-
歷史沿革:
以前稱神司。
1958年稱岔河公社神司大隊。
1966年稱岔河公社迎春大隊。
1984年地名普查欲恢復老地名,取其諧音晨思,為晨思村村委會。
2016年9月晨思村改為晨思社區。
2021年恢復晨思村。
周邊相關:
晨思村附近有織金洞、百里杜鵑風景區、威寧草海自然保護區、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區、九洞天等旅游景點,有威寧火腿、大方天麻、大方皺椒、赫章核桃、威寧黨參等特產,有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撮泰吉、彝族服飾、蠟染技藝(織金苗族蠟染)、金沙薅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