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羅錦鎮 | 隸屬:永福縣 |
區劃代碼:450326101 | 代碼前6位:450326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轄區面積:約23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3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羅錦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據說以前一羅姓人家到今高崇村羅錦屯避戰亂并且定居下來,不久適逢其妻產下一仔按羅姓輩份為景字輩,為了慶祝新生兒的誕生欣喜之余而把羅姓和景取為村名,為羅景…[詳細] |
高崇村 | ~200 | 村莊 | 因村所轄的高等、崇明塘兩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得名。…[詳細] |
嶺橋村 | ~201 | 村莊 | 因取自大嶺面、鵝橋頭兩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得名。…[詳細] |
崇山村 | ~202 | 村莊 | 村邊山嶺形似龍,原名龍山,山頗高峻,村位于山嶺正面,故更名崇山村。…[詳細] |
尚水村 | ~203 | 村莊 | 因當地村民把水往上流叫上水,原名叫上水,后諧稱今名。…[詳細] |
星草村 | ~204 | 村莊 | 星草村以所轄星塘老村、星塘新村、星塘橋三個自然村和草坪子村各取一字命名。本地名的星、草有星子草坪之意。…[詳細] |
林村村 | ~205 | 村莊 | 因林氏創建,故名林村。1949年為林上、林下、金虎、厄蒙四個行政村所轄,屬永福縣民板鄉。1950年屬羅錦區;同年12月屬永福縣第二區。1952年林上、…[詳細] |
江月村 | ~206 | 村莊 | 因取自龍江,社月兩自然屯,各取一字而得名。…[詳細] |
米田村 | ~207 | 村莊 | 因村地勢低洼,村邊的田常年被水淹,收獲芽谷不少,碾出的米是碎的,故名碎米田。…[詳細] |
下村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因村建于山腳,山上樹木成蔭,夏天涼爽,原名夏村,后諧稱今名。…[詳細] |
上笑村 | ~209 | 村莊 | 因村后有一山嶺,名為上笑嶺,故名。1949年為上笑村和星洞村所轄,屬永福縣桐古鄉。1952年,上笑、星洞兩村合并為上笑鄉,1955年9月屬羅錦區。19…[詳細] |
大西村 | ~210 | 村莊 | 大西村是大窯、西河山兩個自然屯1945年合并時各取一字而得名。…[詳細] |
永升村 | ~211 | 村莊 | 因村民希望生活永遠上升,故名永升。1949年為永升村,屬永福縣崇化鄉。1950年屬永福縣羅錦鎮。1952年改名永升鄉。1955年屬羅錦區。1957年屬…[詳細] |
金福村 | ~212 | 村莊 | 以金龜坪與福陂兩村合并各取其首字,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鎮人民政府駐羅錦街,取原圩址名得名。
基本介紹:
羅錦鎮位于永福縣城東郊,面積238平方公里,共轄14個行政村,316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4萬人,居住著漢、壯、回等民族。東接臨桂會仙、六塘,西接永福縣城,南與堡里、陽朔交界,北與蘇橋新區接壤。交通便利,永良公路(現正在規劃“四改二”工程)貫穿其中,圩鎮距縣城15公里,距桂林40公里,全鎮已實現村村通公路。
羅錦鎮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文化底蘊豐厚,教育、文化在群眾中有良好的基礎,素有“彩調之鄉”的美譽;李氏畫梅自成一派,頗具影響;羅錦雨傘是廣西有名的地方工藝品;清真寺有著悠久的歷史。羅錦鎮自然風光迷人,山奇水秀;正在開發的金鐘山旅游區即將對游人開放。羅錦鎮人多地廣,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羅錦鎮人口數量為3.3萬人,位列永福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位。
2020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愛衛會命名羅錦鎮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鎮”。
2019年12月,羅錦鎮被認定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
2017年12月,羅錦鎮上榜廣西2017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文化旅游:
該風景區位于桂林市永福縣羅錦鎮東南7公里的大西村南登屯金鐘山附近。該風景區最著名的就是金鐘巖,巖洞內步步皆景,景象變幻無窮,最為奇特的是:在一個洞內,可以觀賞到四季不同的神奇景致,這在大桂林
崇山村,位于永福縣城東北部20公里,數百年來,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有“一門三進士,父子五登科”美譽。村內李氏一門,為國內知名的畫家群體,世稱“畫筆如林”,清代著名畫家李吉壽墨梅獨樹一幟,
歷史沿革:
羅錦鎮原名羅錦鄉。
1996年4月,撤鄉建鎮,所轄行政區域不變,不增加機構和人員編制,鎮治設在羅錦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