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糯垌鎮 | 隸屬:岑溪市 |
區劃代碼:450481112 | 代碼前6位:45048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D |
長途區號:0774 | 郵政編碼:543000 |
轄區面積:約18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53萬人 |
人口密度:約34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糯垌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糯垌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塘坡村 | ~201 | 村莊 | 塘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海杰村 | ~202 | 村莊 | 海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麻村 | ~203 | 村莊 | 地麻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塘村 | ~204 | 村莊 | 新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田村 | ~205 | 村莊 | 新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葉倫村 | ~206 | 村莊 | 葉倫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曇海村 | ~207 | 村莊 | 曇海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高棠村 | ~208 | 村莊 | 高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古河村 | ~209 | 村莊 | 古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平爐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平爐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龍樟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龍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大地村 | ~212 | 村莊 | 大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龍母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龍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古淡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古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平坡村 | ~215 | 村莊 | 平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古蘭村 | ~216 | 村莊 | 古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黃堂村 | ~217 | 村莊 | 黃堂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塘坪村 | ~218 | 村莊 | 塘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綠云村 | ~219 | 村莊 | 綠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興村 | ~220 | 村莊 | 三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岑溪市糯垌鎮歷史悠久,傳說因唐朝時盛產糯米質好成為貢品而得名。
基本介紹:
糯垌鎮位于岑溪市北部,東鄰誠諫鎮,南連岑城鎮,西靠三堡鎮,北依安平鎮,自然資源條件優越,距離梧州市區60公里,距離岑溪市區19公里,交通便利,岑蒼二級公路、廣昆高速公路與洛湛鐵路貫穿全境。總面積187平方公里,林地面積98.5平方公里,下轄21個村(社區),村民小組435個,總人口約8.3萬人。
糯垌鎮是水稻產業大鎮,打造集水稻育插秧、烘干、倉儲、大米加工等功能于一體的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是梧州第一家落成運營投產的水稻產業中心。依托綠云水果產業示范區,發展壯大富硒花生、泰國紅寶石蜜柚、砂糖桔、火龍果、澳洲堅果等特色產業。
糯垌鎮是岑溪市五個花崗巖主產地之一,現有永正、寶東、文達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糯垌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文化旅游:
大竹龍母廟位于岑溪市糯垌鎮大竹村。距梧州市區60公里、距岑溪市區20公里。龍母是梧州藤縣人,因藤縣縣志也有龍母出生在藤縣二十一都筋竹村的記載,因歷代行政區域劃幾經變動,二十一都的筋竹村后來與
曇海林氏宗祠(七房)位于岑溪市糯垌鎮曇海村,年代為清康熙。曇海林氏宗祠(七房)為岑溪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綠云黃氏宗祠位于岑溪市糯垌鎮綠云村,年代為清光緒。綠云黃氏宗祠為岑溪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地世馨堂位于岑溪市糯垌鎮大地村,年代為清光緒。大地世馨堂為岑溪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牛背頂新石器遺址漢墓群位于岑溪市糯垌鎮新塘村,年代為新石器-漢。牛背頂新石器遺址漢墓群為岑溪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清代,屬藤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三堡區及糯垌鄉,屬藤縣。
1952年4月,劃歸岑溪縣屬第八區(糯垌區)。
1957年,分設糯垌、太平、白板3個鄉。
1958年9月,三鄉合并為糯垌(太陽)公社。
1961年,改為糯垌區。
1968年,撤區改為糯垌公社。
1984年10月,糯垌公社撤改為糯垌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