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岜勛村 | 隸屬:鑼圩鎮 |
區劃代碼:450110105216 | 代碼前6位:450110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岜勛,壯語Byavunz,“岜bya”指石山,“勛vunz”指人。傳清咸豐七年(1857)建村,1930年后成圩,以附近岜勛山取名。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岜勛村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岜勛村位于鑼圩鎮南部,距鎮政府16公里,全村總人口1848人,13個村民小組,黨員44名。近幾年來,村黨支部從本村實際出發,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推動全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岜勛村通過土地流轉,引進廣西三凱公司為龍頭企業,以“股份+合作”形式創建新型農民經濟實體,通過共存、共融、共管、共享來提高農民收入;另有華興農場在該村建立農業發展基地,開發3300多畝的連片香蕉種植,帶動全村的木薯、甘蔗、柑橘連片種植;該村還積極推進岜勛貝丘遺址風景區旅游開發項目,并將通過對各個景點的建設,逐步完善和增強各項旅游功能,推出一批特色旅游產品。岜勛村黨支部堅持以“
文化旅游:
岜勛貝丘遺址位于武鳴縣鑼圩鎮岜勛村水響龍水岸,時代為新石器時代,類別為古遺址。1998年,岜勛貝丘遺址被公布為武鳴縣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52年岜勛一、二、三村合設岜龍鄉。
1958年分為岜勛、那勛、林洋、隴慶、大才、板新6大隊。
1962年岜勛、那勛、林洋3大隊合設岜勛公社。
1966年改大隊。
1980年析出林洋大隊,岜勛大隊改稱岜勛大隊革命委員會。
1984年改稱為岜勛村民委員會。
1987年改稱為岜勛村公所。
1994年5月改稱為岜勛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岜勛村附近有岜勛貝丘遺址、南寧大明山風景旅游區、伊嶺巖、花花大世界、南國鄉村·農村綜合旅游景區、江宇夢想小鎮等旅游景點,有武鳴砂糖桔、壯族五色香糯米飯、南寧神蜂三雄酒、靈馬旱藕粉、高峰檸檬鴨、靈馬鯰魚等特產,有三月三(壯族三月三)、上林石門龍母文化、賓陽炮龍節、上林壯族舞蹈、下楞龍舟賽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