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那桐鎮 | 隸屬:隆安縣 |
區劃代碼:450123103 | 代碼前6位:450123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轄區面積:約193.9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22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那桐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那桐,壯語Nazdongz,“那naz”即田,“桐dongz”指桐油果樹。因圩場處在長有桐油果樹的土坡上,坡的四周是水田,故名。…[詳細] |
方村村 | ~201 | 村莊 | 該村民多姓方得名。1952年成立方村鄉;1959年改為方村大隊;1962年又改為方村鄉;1969年再改為方村大隊;1984年改稱村,其行政組織隨之由革…[詳細] |
浪灣村 | ~202 | 村莊 | 傳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因地處右江河灣邊,江流激浪,故名。…[詳細] |
那元村 | ~203 | 村莊 | 那元,壯語Nazvienz,“那naz”指田,“元vienz”指圓形,即圓形水田。因村東南有一圓形水田得名。…[詳細] |
鎮流村 | ~204 | 村莊 | 因地處右江南岸,河段彎曲,原名“曲流”,民國設村時更名鎮流,意為鎮住江水,保護人財安全。…[詳細] |
龍江村 | ~205 | 村莊 | 1962年龍盆、寧江合設龍江鄉,各取一字為名。…[詳細] |
大滕村 | ~206 | 村莊 | 大滕,傳始建于明萬歷十年(1582),因滕姓人較多,故名。…[詳細] |
定江村 | ~207 | 村莊 | 民國時期設定江村,取定盆、長江各一字得名。…[詳細] |
那重村 | ~208 | 村莊 | 那重,壯語Nazcongh,“那naz”指田,“重congh”指洞。因圩東北稻田下有一大洞,故名。…[詳細] |
那門村 | ~209 | 村莊 | 那門村位于那桐鎮東北部,距那桐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轄11個自然屯,20個村民小組,567戶2414人。那門村黨總支部下設 5 個黨支部,共有黨員49名…[詳細] |
下鄧村 | ~210 | 村莊 | 原屬板鄧,因鄧姓人始建得名。后分上、下兩處,該村居下,得名下鄧。…[詳細] |
上鄧村 | ~211 | 村莊 | 鄧姓人始建得名,后分上、下兩處,該村居上,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那桐鎮因鎮政府駐那桐社區而得名。駐地原為一土坡,坡上長有梧桐樹,坡的四周為水田,故名。壯語“那”即“田”。
基本介紹:
那桐鎮位于隆安縣東南部,東鄰丁當鎮,南接南寧市壇洛鎮,西連古潭鄉,北靠喬建鎮,全鎮行政區域187平方公里,下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53個自然屯30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2萬人,居民以壯、漢族為主;集鎮人口1萬多人。便利的交通條件。那桐鎮是隆安縣的重要交通樞紐,南昆鐵路、南百二級公路、那桐至大新二級公路、武隆公路以及右江河道貫穿鎮境,東至武鳴縣33公里,南距首府南寧65公里,西行87公里至大新,北上54公里可抵鋁都平果,至縣城28公里,在建的南百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縱橫交錯的水陸交通網絡為那桐經濟的騰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客觀條件。全鎮通訊事業發展很快,程控電話、移動電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那桐鎮(火龍果)榜上有名。
2023年3月,那桐鎮被納入2022年廣西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那桐鎮人口數量為4.37萬人,位列隆安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1年4月,那桐鎮入選農業農村部、財政部2021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2014年7月,那桐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1950年2月,那桐鄉屬隆安縣第3區。
1958年9月,那桐鄉與喬建鄉合并置東風公社。
1959年6月,設那桐公社。
1962年,那桐公社改為那桐區。
1969年1月,那桐區復改為那桐公社。
1984年9月,那桐公社撤改為那桐鎮。
荔枝果實色麗質柔,甜香可口,營養豐富,具有益氣補血,理氣、散結、止痛之功效。隆安縣栽培荔枝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