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邊山鎮 | 隸屬:臨桂區 |
區劃代碼:450312106 | 代碼前6位:450312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轄區面積:約159.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1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朗聯村 | ~200 | 鎮中心區 | 因村境民國時設有朗村行政村和四聯行政村,后合并設立朗聯小鄉,取朗村、四聯各一字得名。…[詳細] |
錢村村 | ~201 | 村莊 | 駐地老錢村原稱錢村,因村中有一個古井,井口形如銅錢的孔,故名。…[詳細] |
東山村 | ~202 | 村莊 | 駐地東山村,因村的東面是山,故名。1940年為東山村,屬塘頭鄉。1949年屬六塘區。1952年與五敬村并為東山鄉,屬臨桂縣第十一區。1954年屬臨桂縣…[詳細] |
五敬村 | ~203 | 村莊 | 五敬,取互相幫助,互敬互愛之意得名。1940年為五敬村,屬塘頭鄉。1949年屬六塘區。1952年并入臨桂縣第十一區東山鄉。1954年屬臨桂縣第四區東山…[詳細] |
南新村 | ~204 | 村莊 | 南新,含義有兩說。一說因此地原名星落西,故稱南星,后諧音演變為南新。一說取所轄南邊山、新村2自然村各一字得名。…[詳細] |
玉聯村 | ~205 | 村莊 | “玉聯”,因1952年由玉羅,安樂、宣汴等村聯合設鄉,駐地在玉羅,故名。…[詳細] |
富汴村 | ~206 | 村莊 | 富汴原名富貴,傳明初始建,因村中山清水秀,為富貴之地,故名。清末為防匪盜,財主李建率村民在村四周修筑長1500米,高兩米,厚兩米的城墻,墻四方設居仁、…[詳細] |
塘頭村 | ~207 | 村莊 | 塘頭圩因在兩水塘邊上成圩,故名。1933年為塘頭鎮,屬桂林縣六塘區。1940年為塘頭村,屬臨桂縣塘頭鄉。1949年屬六塘區。1952年與仁壽、永平2村…[詳細] |
軍洞村 | ~208 | 村莊 | 軍洞原名竹沖嶺,傳明代有軍士葬于此嶺山洞中,清代村人遷此建村后便取名“軍洞”。…[詳細] |
永平村 | ~209 | 村莊 | 因地處臨桂、陽朔、永福三縣交界處,歷來動亂甚多,故取“永平”之名以表達永世太平的愿望。…[詳細] |
升平村 | ~210 | 村莊 | “升平”,因地處邊遠,常有盜匪出沒,百姓苦不堪言,后匪亂平定,遂以從此百姓能過上太平日子的美好寓意取名。…[詳細] |
永忠村 | ~211 | 村莊 | 原名允中,取公平之意。后因當地于1966年至1976年搞“三忠于四無限”運動,取“永遠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澤東思想、忠于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寓意…[詳細] |
靖遠村 | ~212 | 村莊 | 因地處山區,離城鎮較遠,取“安定、平安”之意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位于獅子山南邊,故名。
基本介紹:
南邊山鄉位于臨桂縣南隅,距縣城44公里,東與陽朔縣葡萄鄉交界,南與陽朔縣企寶鄉接壤,西與永福縣堡里鄉毗鄰,北與本縣六塘鎮相連。全鄉轄有13個村委會,169個自然村,總人口30110人,總面積159。7平方公里。近年來,南邊山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自治區黨委提出的“1234610”農業和農村工作思路,以市場為向導,經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先導,因地制宜,大力調整糧經種植比例,提高經濟作物和畜牧水產的比重,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形成市場品牌,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確保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錢村建有500畝美國黑提示范園,在朗聯建有150畝南方大優質梨示范點,在五敬——東山建有6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南邊山鎮人口數量為1.91萬人,位列臨桂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7位。
2020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愛衛會命名南邊山鎮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鎮”。
歷史沿革:
清,屬臨桂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桂林縣六塘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塘頭、清平等鄉,屬臨桂縣。
1949年12月,屬臨桂縣六塘區。
1950年12月,為十一區(南邊山)。
1952年10月,復屬六塘區(1954年6月稱四區)。
1957年12月,為南邊山鄉。
次年8月,屬六塘公社。
1959年4月,設南邊山公社。
1962年8月,南邊山公社改為南邊山區。
1963年4月,南邊山區撤并入六塘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