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武利鎮 | 隸屬:靈山縣 |
區劃代碼:450721115 | 代碼前6位:45072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N |
長途區號:0777 | 郵政編碼:535000 |
轄區面積:約19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19萬人 |
人口密度:約3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武利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武利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龍塘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龍塘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長崗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長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龍舞村 | ~203 | 村莊 | 龍舞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黎村 | ~204 | 村莊 | 大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角村 | ~205 | 村莊 | 三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安金村 | ~206 | 村莊 | 安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教塘村 | ~207 | 村莊 | 教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漢塘村 | ~208 | 村莊 | 漢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望坪村 | ~209 | 村莊 | 望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后背村 | ~210 | 村莊 | 后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魚良村 | ~211 | 村莊 | 魚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沙村 | ~212 | 村莊 | 大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高李村 | ~213 | 村莊 | 高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叉口村 | ~214 | 村莊 | 叉口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珠理村 | ~215 | 村莊 | 珠理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橋山村 | ~216 | 村莊 | 橋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明山村 | ~217 | 村莊 | 明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竹坡村 | ~218 | 村莊 | 竹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亮村 | ~219 | 村莊 | 新亮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傳說莫家在清康熙年間,出了一個文武雙全的將軍莫武,他死后樹碑立傳,在保證嶺山腳下建文武廟紀念他。后來小商販們進行商品交易,逐步形成集市,希望文武廟保佑人們大吉大利。
基本介紹:
位于靈山縣南部,距離縣城36公里,東與浦北縣北通、白石水兩鎮接壤,南與本縣文利、伯勞兩鎮相連,西北分別與那隆、檀圩兩鎮毗鄰,是靈山通往合浦、北海的必經之地。全鎮總面積198平方公里,轄1個居委會和19個村委會,382個自然村,全鎮總人口61881人,其中農業人口55889人。有耕地面積2926.1公頃,其中水田面積2039.9公頃,糧食總產量10084.8萬噸。 主要盛產荔枝、龍眼、芒果、香蕉、糖蔗、果蔗等經濟作物。1999年,種植水果52819畝,產量達61889噸,其中:荔枝、龍眼25560畝,香蕉20200畝,產量57685噸,芒果10160畝,產量1052噸。糖蔗種植面積6708畝,產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武利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武利鎮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武利鎮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水果苗木)。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武利鎮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青云寺位于靈山縣武利鎮政府的南部約一公里處,年代為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類別為文物建筑。2018年1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今武利鎮屬武利練。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團練建制,縣下設區設鄉,武利鄉屬第八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實施新縣制,全縣設4個區,武利屬第二區。
1949年12月,武利鄉劃給合浦縣管理。
1950年1月10日復歸靈山縣管轄,仍屬靈南特區。
1951年6月,全縣行政區調整后屬第十區。
1957年9月,撤區并鄉,實行大鄉建制,保留武利鄉。
1958年8
欽州人杰地靈,英雄輩出。孕育了中國近代史上叱咤風云的民族英雄劉永福和馮子材。磨礪了欽州人民“自力更生”的生存意識與“自強不息”的人格力量;她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境內有國家農業部命名的“中國荔枝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