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臺馬村 | 隸屬:南曉鎮 |
區劃代碼:450108104203 | 代碼前6位:450108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臺馬,壯語,“臺”指倒退,“馬”歸來、回來,指退回之意。建村時往來的商人馬隊經常在此歇腳,逐漸形成街圩,圩場原在同里崠匡,被強盜洗劫后,于1925年退回現址新建故名。
基本介紹:
臺馬村距南曉鎮政府所在地7.6公里,轄10個自然坡,22個村民小組,805戶,人口3102人,耕地面積2516畝,其中水田2089畝、旱地427畝。全村黨員55人(含預備黨員1人),一個黨支部,下轄4個黨小組。精準扶貧立卡有23戶43人。村“兩委”干部 8人,其中男5人,女3人,平均年齡 47歲,其中高中(中專)3人,初中及以下 5人。共有定工干部4人,半定工干部2人,黨總支部共有黨員55名,其中男43名,女12名。全村以種植水稻、花生、玉米等農作物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黑皮冬瓜、西瓜、辣椒、豆角等。養殖有鱉、南曉雞等。村“兩委”班子注重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推廣種植黑皮冬瓜、豆角等農作物,逐漸形成
歷史沿革:
1950年設臺馬鄉,屬邕寧縣第十一區,1951年屬欽縣十四區。
1956年改初級社,屬邕寧縣十九區。
1962年改公社,屬于南曉區,1969年改大隊,屬南曉公社。
1984年改村民委員會,1987年改村公所,為鄉鎮派出機構,1995年改臺馬村民委員會屬邕寧縣南曉鄉。
2004年原邕寧縣撤銷劃入良慶區,屬南曉鎮;2021年3月更名為臺馬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臺馬村附近有南寧博物館、廣西規劃館、南寧市五象湖公園、大王灘風景區、廣西體育中心、廣西美術館等旅游景點,有南寧燒鴨、良慶燒腸粉、冬瓜干沙蟲湯、馬蹄釀全魚、法式銀雪魚、干撈粉等特產,有上林石門龍母文化、賓陽炮龍節、上林壯族舞蹈、下楞龍舟賽、橫縣茉莉花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