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江口鎮 | 隸屬:桂平市 |
區劃代碼:450881120 | 代碼前6位:45088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R |
長途區號:0775 | 郵政編碼:537000 |
轄區面積:約152.8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鎮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鎮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鎮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鎮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嶺南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嶺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龍山村 | ~202 | 村莊 | 龍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萬江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萬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盤石村 | ~204 | 村莊 | 盤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望步村 | ~205 | 村莊 | 望步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長江村 | ~206 | 村莊 | 長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理塘壙村 | ~207 | 村莊 | 理塘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山臺村 | ~208 | 村莊 | 山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蓮塘村 | ~209 | 村莊 | 蓮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生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新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胡村村 | ~211 | 村莊 | 胡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其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新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平石村 | ~213 | 村莊 | 平石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六寶村 | ~214 | 村莊 | 六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樟村 | ~215 | 村莊 | 大樟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銀竹村 | ~216 | 村莊 | 銀竹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東升村 | ~217 | 村莊 | 東升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合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三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和合村 | ~219 | 村莊 | 和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三布村 | ~220 | 鎮鄉結合區 | 三布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末清初建永和圩,因處大湟江口,又名大湟圩。舊圩在大湟江西岸,清乾隆年間遷至東岸,因是大湟江匯入用江出口處,故稱大湟江口,簡稱江口,圩即為江口圩。以鎮人民政府駐地位于江口圩得名。
基本介紹:
江口鎮位于廣西桂平市東北部,與平南縣相鄰,全鎮面積152.8平方公里,是廣西最負盛名的三大古鎮之一。 江口鎮距桂平市區陸路36公里,水陸32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利。江口鎮人杰地靈,物產豐富。全鎮轄2個街委,20個村委,人口10多萬人,是廣西第二人口大鎮。城鎮面積230多公頃,城鎮居民2萬多人,擁有耕地64000多畝,其中水田42000多畝,是優質谷、淮山、半夏、黃麻、桑蠶、香芋、篙竹等名產地。
近年來,江口鎮黨委、鎮政府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發展經濟,工農業均取得了長足發展。努力實施“工業化”戰略,全力以赴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鎮區內形成了東升科技工業園和紅河工業小區,擁有工業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江口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江口鎮上榜廣西2017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文化旅游:
阮氏宗祠,位于桂平市江口鎮平石村社潭屯,由阮醇揚建于清朝中期,占地面積377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三進五開間,進間為天井,天井兩旁為廂房。宗祠前有地坪,地坪前有池塘。該建筑為抬梁式磚木結構,
莫榮新故居位于桂平江口鎮盤石村內。民國初年廣西督軍莫榮新所建。該故居坐西向東,建筑占地面積201.18平方米,兩進深,兩層高,面闊三間,磚木結構,硬山頂,屋面蓋小青瓦,直欞窗。兩座屋之間有天
太平軍行營指揮部遺址—石頭腳級別:縣級時代:1851年地址:位于桂平市江口鎮嶺南村石頭腳村的陳家祠(又名石頭腳陳氏大屋)保護范圍:以護城河范圍內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以護城河范圍內為建設控制
龍門灘遺址級別:縣級時代:新石器地址:位于桂平市江口鎮龍山村龍門灘潯江河岸臺地上保護范圍:東端凹陷處起至西約250米南自潯江河岸邊線起北至防洪堤止。建控地帶:建設控制地帶與保護范圍相同。公布
萬江橋位于桂平市江口鎮萬江村西萬江坑上。由桂平縣人民政府于1953年建造,橋為單拱石橋,東南朝西北走向,長60米,寬3.8米,占地面積為228平方米。橋拱跨度17.5米,橋面距水面9.5米。
歷史沿革:
清末民初,屬宣一里。
1950年,屬桂平縣北大區。
1953年,為第十四區。
1958年,稱江口公社。
1961年,分為太平、平石、益祝、上珠4個公社和江口鎮。
1965年6月,統劃為江口區,同年改稱江口公社。
1980年,把江口鎮劃出,以圩上兩個居委會自成為公社級鎮,另19個大隊為江口公社。
1984年,合并為江口鎮。
1987年,將龍門、桂糖、上灣、珠盞、群合5個村劃歸思宜鄉轄。
淮山,又稱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是藥療、食療的常用品。近代醫家張錫純認為:“淮山藥脾腎雙補,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和小便而能止大便。”在選擇使用時,有生用與炒用的不同。生用淮山能補脾養胃,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