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富陽鎮 | 隸屬:富川縣 |
區劃代碼:451123100 | 代碼前6位:451123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J |
長途區號:0774 | 郵政編碼:542800 |
轄區面積:約205.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1萬人 |
人口密度:約34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8個社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永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新永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仁升社區 | ~002 | 鎮鄉結合區 | 仁升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陽壽社區 | ~003 | 鎮鄉結合區 | 陽壽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鳳凰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鳳凰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城東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城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馬鞍山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馬鞍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新建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新建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立新社區 | ~008 | 鎮鄉結合區 | 立新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鞏塘村 | ~201 | 村莊 | 鞏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獲慶村 | ~202 | 村莊 | 獲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鐵耕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鐵耕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沙汪村 | ~204 | 村莊 | 沙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朝陽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朝陽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羊公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羊公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竹稍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竹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茶家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茶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新壩村 | ~209 | 村莊 | 新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木榔村 | ~210 | 村莊 | 木榔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山寶村 | ~211 | 村莊 | 山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屏村 | ~212 | 村莊 | 西屏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社三村 | ~213 | 鎮鄉結合區 | 社三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黃龍村 | ~214 | 村莊 | 黃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江塘村 | ~215 | 村莊 | 江塘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大圍村 | ~216 | 村莊 | 大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澇溪村 | ~217 | 村莊 | 澇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洋溪村 | ~218 | 村莊 | 洋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城池位于富江河西岸,龍頭坪位于富江河畔之南。取富江之“富”,取南為“陽”而得名。
基本介紹:
富陽鎮是富川瑤族自治縣縣委、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運輸中心。全鎮轄區面積205.2平方公里,下轄7個社區和18個村委,總人口7.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3萬,耕地面積4.35萬畝,是富川第一大鎮。2001年9月3日,該鎮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自治區204個重點鎮之一。
近年來,該鎮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為工作重點,全面推進生產型農業向經營型農業轉化,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稀、效益好的經濟作物,提高林、果菜、禽等在農業生產中的比重,突出發展優質、高效種養農業,培植了臍橙、早柑、反季節蔬菜、優質稻、優質煙、瘦肉型豬、奶水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富陽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富陽鎮上榜廣西2018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文化旅游:
廣西壯族自治區富川瑤族自治縣瑞光園,位于富川縣城南郊一角,實際上是富川的縣城公園,大概是因為園中有古塔瑞光塔而得的名。公園不是很大,但設施很有瑤族民族特色。富川很多大型文娛活動,如每年一度的
瑞光塔位于富川瑤族自治縣縣城南郊約500米富江西畔的急轉彎處。因塔內曾供有陰刻雕觀音像,俗稱觀音塔、觀音閣。塔為7層樓閣式六角形磚塔,高28米,塔基埋深4.8米,塔尖有重達400公斤的銅剎蓋
慈云寺也稱鎮江慈云寺,總面積598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瑞光塔,俗稱觀音塔,觀音閣。塔為7層樓閣式,六角形塔磚,
瑤鄉風雨橋1、回瀾、青龍風雨橋:富川是一個多澗河流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境內有各式大大小小的風雨橋75座,從而點綴了瑤鄉的景色。而其中具有特色的是名揚遐邇的回瀾風雨橋、青龍風雨橋是區級文物保護
富川瑤族博物館位于富川瑞光公園。富川瑤族博物館,設計很有創意,館身結構象一個“富”字,館前的三條小橋象一個“川”字。
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富川縣自今鐘山縣鐘山鎮遷治今鎮,隸平樂府。
清因之。
民國二年(1913年)7月,富川縣隸屬漓江道;同年6月,富川縣改隸桂林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富川縣隸廣西省。
民國十九年(1930年),富川縣改屬平樂民團區。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4月,富川縣改屬桂林民團區,設第一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0月,富川縣復屬平樂民團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