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勝村 | 隸屬:黎塘鎮 |
區劃代碼:450126101999 | 代碼前6位:450126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地名由來:
因轄有大龍、德勝兩村,各取一字,故名。“龍”指大龍村,傳說該村地是龍地,“勝”指德勝村,村民在大龍村附近得到一剩余畦地建房屋,取名得剩村,后因覺此名不雅,取同音字改為德勝村。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龍勝村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龍勝村黨總支成立于1994年,隸屬于黎塘鎮黨委,下設老羅、獨寨、朱山一、朱山二、安城、大龍、德勝、獨美、平龍等9個黨支部。共有黨員74名,其中50名在職黨員,7名流動黨員,24名退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2名。女性黨員5人,占6%;少數民族黨員16名,占21%。黨總支設委員7人,黨總支書記雷善甫,黨總支組織委員覃才漢,黨總支宣傳委員韋有喜、紀律檢查委員鄧友堂、統戰委員楊善校、青年委員梁富云。 在黎塘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龍勝村黨總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
歷史沿革:
1951年成立龍勝鄉,安山村并入。
1958年分為龍勝、朱山、獨寨、平龍、安城、老羅6農業社。
1959年改設大龍、朱山、老羅、平龍4大隊。
1962年合設龍勝公社。
1968年改龍勝大隊。
1984年10月改為龍勝村民委員會。
1987年稱為龍勝村公所。
1995年復稱龍勝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龍勝村附近有昆侖關旅游風景區、名山生態旅游區、賓陽白鶴觀竹海旅游度假區、蔡氏古宅建筑群、陳平江漂流、賓陽龍巖山等旅游景點,有黎塘蓮藕、古辣香米、賓陽壯錦、賓陽鹽糕、賓陽酸粉、賓陽竹編工藝等特產,有賓陽炮龍節、賓陽圩逢節、黎塘勝利節、賓陽游彩架、上林石門龍母文化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