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陂頭村 | 隸屬:永寧街道 |
區劃代碼:440118004203 | 代碼前6位:440118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A |
聯系電話:(020)82971149 | 郵政編碼:5113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村邊有一條河,建筑一個水陂,取名陂頭,故名。
基本介紹:
陂頭村現有人口1100人,總面積4.5平方公里,村年收入4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7000元。
近年,該村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認真抓好村容村貌建設,共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先后建設好2000平方米的停車場;村前大街全部進行水泥硬底化建設;魚塘四周砌了石堤,并進行綠化美化,安裝街燈;水泥籃球場;重修了“鐘氏祠堂”;該村被我市定為創建生態文明村的試點村;建設了1.7公里水泥環村道路;改善公廁;完善村圖書閱覽室;將全村自來水二次改造;建設一個綠化小公園。
經過幾年的努力,該村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村民得到了實惠。
目前,該村將繼續抓好村的環境建設,努力為村民創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2022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單位名單出爐,陂頭村在列。
陂頭村聯系電話:(020)82971149
文化旅游:
明增城湛若水墓位于增城市永和鎮陂頭的天蠶山麓。全墓用灰沙三合土板筑,氣勢恢弘。隨山勢而下分成四級,每級平臺低下0.55米~0.85米,逐級擴展。從第一級的墳頭而下至第四級的池座總長21.3米
歷史沿革:
元朝至正年間、村民先祖鐘秀林從番禺遷此建村,稱陂頭村。
解放初期屬新二區,1951年土改后稱白水鄉。
1956年合作社時期稱陂頭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稱陂頭大隊,屬新塘公社。
1976年改屬永和公社,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永和公社),改屬永和區,陂頭大隊調整為陂頭鄉。
1987年撤區改鎮,撤鄉改村,設陂頭村民委員會,屬永和鎮,2005年改屬新塘鎮。
2012年12月改屬永寧街道,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陂頭村附近有湛若水墓、增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區、增江畫廊、增城博物館、增城廣場等旅游景點,有“增城掛綠”荔枝、遲菜心、增城絲苗米、增城荔枝、派潭涼粉草、增城烏欖等特產,有廣州欖雕工藝、增城貔貅舞、增城麻車火狗、何仙姑與掛綠的傳說、畬族拜祖公圖、廣州客家山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