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邵村 | 隸屬:新塘鎮 |
區劃代碼:440118101215 | 代碼前6位:440118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A |
聯系電話:020-82798935 | 郵政編碼:51134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辦公地址:增城區新塘鎮上邵村環村路22號 |
地名由來:
原名華田,建于宋末,后因從南海遷來的邵氏成為村中的唯一姓氏,明嘉靖年間改名上邵村,故名。
基本介紹:
上邵村位于新塘鎮北部,總面積1.5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23人,203戶,外來人口1.5萬人,黨員39人。2009年人均年收入9562元,村集體年純收入386萬元,村民年人均分紅3051元。近年來被評為增城市文明村、廣州市基層應急管理“五個一”工程示范村、廣東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
近年來,村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抓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增城統籌城鄉發展的典范。一是統一規劃謀發展,將原宅基地、閑置地、山地規劃整合建成農民新村,建成三層連體別墅168間,每間占地面積80平方米,建筑面積286平方米。二是集中經營出效益。大力整合土地資源,建設了810畝的上邵工業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上邵村上榜。
2022年1月,廣東省鄉村振興局確定上邵村為2021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單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上邵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上邵村榜上有名。
上邵村聯系電話:020-82798935
歷史沿革:
解放前稱上邵,解放初期屬新二區,1951年土改后屬白水鄉。
1956年設上邵高級社。
1958年人民公社時期并入白石大隊,屬新塘公社。
1978年體制下放從白石大隊析出上邵大隊。
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新塘公社),改新塘鎮(區級鎮),上邵大隊調整為上邵鄉。
1987年撤區改鎮,撤鄉改村,設上邵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屬新塘鎮。
周邊相關:
上邵村附近有增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區、增江畫廊、增城博物館、增城廣場、小樓人家等旅游景點,有“增城掛綠”荔枝、遲菜心、增城絲苗米、增城荔枝、派潭涼粉草、增城烏欖等特產,有廣州欖雕工藝、增城貔貅舞、增城麻車火狗、何仙姑與掛綠的傳說、畬族拜祖公圖、廣州客家山歌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上邵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