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方鎮 | 隸屬:郁南縣 |
區劃代碼:445322108 | 代碼前6位:44532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W |
長途區號:0766 | 郵政編碼:527300 |
轄區面積:約6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500人 |
人口密度:約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大方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社區居委會駐地在大方圩,故名。現有陳、盧、謝、楊、賴等5姓,其中最大姓為謝,25%。1952年設立居民委員會,1993年為大方社區居委會,2001年…[詳細] |
大方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村委駐地古稱大風寨,地處山區,楓林茂密,樹大拉風而得村名,后人嫌村名不雅,才改“風”為“方”,故名。…[詳細] |
大塘村 | ~202 | 村莊 | 建行政村時,因村口原有一山咀,山高40多米,由西向東橫柵,終年積水如塘,后人將山咀挖通造田建房,故名。…[詳細] |
太平村 | ~203 | 村莊 | 因村委會附近建有太平廟,取平安之意而命名。…[詳細] |
三和村 | ~204 | 村莊 | 因建國初由三個初級社組建為一個高級社,取團結和氣之意,改名為三和,故名。…[詳細] |
上福村 | ~205 | 村莊 | 因建行政村時由上沙靈、福盆各取一字而命名。…[詳細] |
五豐村 | ~206 | 村莊 | 因村委駐地原在下沙靈,村民認為意頭欠佳,后取“五谷豐登”之意而命名。…[詳細] |
地名由來:
轄區內有大楓寨,后改為大方村,鎮政府駐地在大方村,故名。
基本介紹:
我鎮位于郁南縣中部,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鎮,總面積64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人,2003年工業總產值2802萬元,農業總產值4454萬元,人平收入3790元。有山地面積720000畝,水田面積4600畝,在農業產業化政策的推動下,我鎮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 1、交通網絡實現了境內省道、縣道、行政村道100%硬底化,自然村道不斷向硬底化建設推進,其中三和村建成了寬3.5米、長5公里自然村道,太平村建成了寬3.5米、長4.5公里的自然村道。其余各村也相應建設了硬底化水泥路,有效地解決了行路難問題。 2、小城鎮建設方面,一是以“軍營垌”為中心,過境公路為紐帶,南北兩翼延伸的新城區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大方鎮人口數量為7500人,位列郁南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5位。
歷史沿革:
明、清兩代、屬常靜都鎮力上甲。
民國期間初稱大寧鄉,屬第十區管轄,后與大全、石濂、綏靖鄉合并,稱大濂鄉。
建國初稱大方行政村,屬第五區管轄,1953年改稱大方鄉。
1958年,屬“七一”人民公社。
1961年,由“七一”人民公社分出,稱大方人民公社。
1983年,稱大方區。
1987年,稱大方鄉。
1993年,稱大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