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浛洸鎮 | 隸屬:英德市 |
區劃代碼:441881112 | 代碼前6位:4418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R |
長途區號:0763 | 郵政編碼:511500 |
轄區面積:約24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8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4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洭州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洭州社區居委會位于浛洸鎮南面,距鎮政府約2公里,人口15246人,耕地面積764畝。洭州社區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的產區,農業結構…[詳細] |
荷州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荷州居委地勢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基本充足,是糧食主產區。在農業結構調整后,本轄區大量發展種植經濟作物和沙糖桔等名優水果。大量發展養殖業,效果效益較…[詳細] |
光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光南社區概況
光南社區位于浛洸鎮東部,居委有37個村民小組,1120戶,人口7215人,耕地面積4000多畝,主要生產糖蔗、果蔗、蠶…[詳細] |
魚咀村 | ~201 | 村莊 | 魚咀村委會地處浛洸鎮東南面,距離墟鎮約8公里,與西牛鎮交界。耕地面積4103畝,其中水田有1810畝、旱地有2293畝。共有50個自然村:群星、群樂、…[詳細] |
麻壢村 | ~202 | 村莊 | 麻壢村委會位于浛洸鎮東北面,距鎮政府約5公里,總人口3435人,耕地面積3429畝。麻壢村委會耕地廣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主產區。農業結構調整…[詳細] |
豐收村 | ~203 | 村莊 | 豐收村委會位于浛洸鎮北面,距鎮政府約4公里,總人口3629人,耕地面積3868畝,辦事處設在觀塘小學北面,豐收村委會耕地廣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詳細] |
三村村 | ~204 | 村莊 | 三村村委會位于浛洸鎮西面,距鎮政府約4公里,人口3247人,總占地面積為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68畝(其中水田面積1650畝),村委會在S347線…[詳細] |
魚水村 | ~205 | 村莊 | 魚水村委會位于浛洸鎮西面,距鎮政府約8公里,人口3165人,耕地面積3895畝。魚水村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食主產區。農業結構調整后…[詳細] |
燕石村 | ~206 | 村莊 | 燕石村委會位于浛洸鎮西北面,距鎮政府約11公里,人口2042人,耕地面積1336畝,辦事處設在六隊。燕石村委會耕地廣闊平坦,但水源不充足,不適宜種植水…[詳細] |
鎮南村 | ~207 | 村莊 | 鎮南村委會位于浛洸鎮南面,距鎮政府約3公里,人口6459人,耕地面積7236畝,辦事處設在架橋石邊,右鄰敬老院。鎮南村委耕地廣闊、主要生產沙塘桔、水份…[詳細] |
白米莊村 | ~208 | 村莊 | 白米莊村委會位于浛洸鎮東面,距鎮政府約3公里,人口3542人,耕地面積2645畝,辦事處設在河江渡。白米莊村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農業結…[詳細] |
三江村 | ~209 | 村莊 | 三江村委位于浛洸鎮西北面,距鎮政府13公里,人口4138人,耕地面積3689畝,辦事處設在三江街,三江村委耕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大量種植蠶桑、…[詳細] |
五星村 | ~210 | 村莊 | 五星村委會位于浛洸鎮西面,距鎮政府約15公里,人口2426人,耕地面積約3286畝,辦事處設在塘寮村民小組。五星村委耕地屬斜波形,土壤中良,水源短缺,…[詳細] |
福園村 | ~211 | 村莊 | 福園村委會位于浛洸鎮西面,距鎮16公里,人口4369人,耕地面積4287畝。福園村以種植水稻、蠶桑、冬瓜、沙糖桔等為主的農作物,轄21個自然村:碰塘、…[詳細] |
張陂村 | ~212 | 村莊 | 張陂村委會位于浛洸鎮西面,距鎮政府約15公里,人口2568人,耕地面積2852畝,村委會設在張陂村。張陂村委耕地廣闊平坦,土地肥沃,水資源充足,是糧食…[詳細] |
新平村 | ~213 | 村莊 | 新平村委會位于鎮西南,距鎮政府約20公里,人口3829人,耕地面積3524畝,辦事處設在春龍塘村附近。新平村委會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糧…[詳細] |
先鋒村 | ~214 | 村莊 | 先鋒村委會位于浛洸鎮偏僻山區西面,距離鎮政府約23公里,人口3025人,耕地面積4351畝。村委會辦事處設在灌塘村組,先鋒村委會耕地廣闊平坦,土壤肥沃…[詳細] |
地名由來: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含洭縣設置洭州州治,下轄湞陽、含洭、翁源三縣、同時把含洭縣的“含”字加水旁為“浛”。從此浛洭縣縣名改為浛洭縣。宋太祖趙匡胤時,浛洭縣隸屬廣南東路。因“洭”字犯宋太祖“匡”字諱,于開寶四年(公元971年)把浛洭改為浛洸。浛洸這名稱自此沿用至今。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 浛洸鎮位于英德市西部,距離市區35公里,S347線與清連一級公路(107國道)連接,水路沿小北江直通廣州、珠江三角洲地區、港澳地區。水陸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優越。全鎮面積240.3平方公里,總人口6.87萬人,其中常住人口6.82萬人,流動人口5000人,下轄15村委會,3個居委會,453個村民小組。 [歷史] 英德市浛洸鎮是歷史悠久、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經濟繁榮的千年古鎮,具有1520年的縣級建制史。浛洸自古至今都是英德市西、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地,歷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英德,先有浛洸”之說。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投資環境逐步得以改善。為改善浛洸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浛洸鎮人口數量為5.86萬人,位列英德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1年1月,浛洸鎮被授予2020年度廣東省衛生城鎮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公布,浛洸鎮位列第967名。
2014年7月,浛洸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5月,浛洸鎮入選第三批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文化旅游:
石墩嶺墓位于英德市浛洸鎮石墩嶺村。年代為南朝南齊建武四年,墓向270o,為長方形磚室墓,長1.57米、寬0.32米、高0.42米。左右壁用三至四行平放順磚砌疊,往上則分別稍向內砌,至頂時則一
寺塔在浛洸鎮東北方平地上,因塔旁建有蓬萊寺(已毀)而得名。因塔磚有“舍利弗”陽文,故又稱“舍利塔”。《韶州府志》、《英德縣志》均載此塔建于唐咸通年間,宋代曾重修。塔為平面六角五層樓閣式磚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