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朗社區 | 隸屬:西區街道 |
區劃代碼:442000004008 | 代碼前6位:4420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T |
聯系電話:0760-88559313 | 郵政編碼:5284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辦公地址:西區街道彩虹大道94號2樓 |
地名由來:
因居委會設立在沙朗鎮,故名。
基本介紹:
沙朗社區位于石岐城區的北大門,鄰近105國道,交通便利;全社區地理區域面積達3.87平方公里。80年代前全社區耕種面積達4500畝,現時只余1028畝,常住戶994戶,常住人口3890人,外來人口達4500人,全社區共分九個居民小組,分別分布在沙朗涌的兩岸居住。
沙朗社區盛產羅氏蝦,滿布休閑釣蝦場;坐擁果蔬批發市場、金葉百貨市場,環繞汽車一條街;林立廣浩華庭、翠朗華苑、星湖華苑等多個高尚住宅小區。沙朗可以說是一個適宜居住、適宜創業的好地方。
沙朗解放前又稱朗窖、沙腰,直至解放后改稱沙朗,沙朗于一九四九年十月正式解放,從解放至今,沙朗村經歷了多個不同體制的改革,具體如下:
榮譽排行:
2023年4月,2022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單位名單出爐,沙朗社區在列。
2020年12月,沙朗社區上榜2020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沙朗社區聯系電話:0760-88559313
歷史沿革:
沙朗村原稱“隆熙村”,因民國時期大天二在此設“隆熙卡”得名。
1953年改名沙蓢村。
1957年2月改為沙蓢鄉下轄的行政村。
1958年8月,屬沙溪公社下轄的沙蓢耕作區生產營。
1961年并入中山農場。
1963年劃為第一、第二和穗興、泰興耕作區。
1970年隨沙蓢公社恢復稱為大隊。
1979年改制為沙蓢大隊,1984年改制為沙蓢鄉,1987年改制為沙蓢管理區,1998年改制為沙朗村委會,2005年9月改制為社
周邊相關:
沙朗社區附近有孫中山故里旅游區、中山詹園、中山逍遙谷、孫文西路步行街、中山城(中山影視城)、中山市中山公園等旅游景點,有中山脆肉鯇、神灣菠蘿、中山杏仁餅、黃圃臘味、石岐鴿、三沙花木等特產,有中山咸水歌、黃圃飄色、沙溪鶴舞、黃圃麒麟舞、舞醉龍、南朗崖口飄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