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京背村 | 隸屬:崖門鎮 |
區劃代碼:440705105208 | 代碼前6位:44070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J |
聯系電話:0750-6433261 | 郵政編碼:529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辦公地址:崖門鎮 |
地名由來:
明萬歷縣志作“逕背”,因在土名“逕口”的山逕后面而稱。因“逕”“庚”“京”方言音近,又作“庚背”,后改“京背”。
基本介紹:
京背村概況
崖門鎮京背村位于崖門鎮中心附近全村面積3平方公里,有5個自然村,農戶506戶,常住人口1555人,耕地面積830畝,魚塘面積1360畝。村黨支部黨員54名、村民代表33人,轄下11個村民小組。班子核心的領導凝聚力強,村支委、村委團結協作,勤政廉政,能團結群眾、深入群眾、密切聯系群眾,深受群眾的擁護和信任,干群關系融洽。村干部和黨員們在發展農村經濟上,起先鋒帶頭作用,推動農業生產結構優化的調整,實行多元化品種種植,發展經濟類作物。以“幫、促、帶”形式幫助村民種養優質三鳥,提高村民整體收入,與此同時,積極優化投資環境,大力以商引商,培植內外源經濟,促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京背村聯系電話:0750-6433261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京背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歷史沿革:
清三部縣志都可見京背,屬瀧水都四圖。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南宋黃源深六世孫從臺山遷此建村。
清光緒六年(1880),因人口漸多,先后分立出沙亮、京新、三斗、圯橋4個自然村。
民國時期屬禮義鄉。
1951年京背、京梅合為第七區雙京鄉。
1952-1956年屬第十一區雙京鄉(1955年第十一區改為崖西區)。
1957年屬橫水鄉。
1958年屬雙京管理區。
1959年屬雙京大隊。
1961年成立京背大隊。
1
周邊相關:
京背村附近有啟超故里·小鳥天堂文化旅游區、圭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游區、小鳥天堂、江門梁啟超故居、新會古兜溫泉旅游度假村等旅游景點,有新會陳皮、新會大紅柑、新會甜水蘿卜、睦洲黃沙蜆、新會柑普茶、陳皮雞等特產,有白沙茅龍筆制作技藝、火畫扇、崖門海戰流傳故事、新會司前木版年畫、新會葵藝、新會“蔡李佛”拳術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崖門鎮·京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