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塘社村 | 隸屬:羅浮鎮 |
區劃代碼:441481115205 | 代碼前6位:4414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M |
長途區號:0753 | 郵政編碼:51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夏姓在此定居,舊時此地地勢低洼,群山環抱,似一口圓形的塘,得名“塘夏”,因方言“夏”與“社”諧音,故名。
榮譽排行:
2017年10月,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塘社村第一批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基本介紹:
塘社村是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羅浮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441481115205,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41481。郵政編碼為514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753 ,車牌號碼為粵M。塘社村與浮美村、浮塘村、浮西村、勤光村、高坑村、浮南村、浮北村、練優村、浮東村、浮中村、羅浮社區、澄聯村、中坑村、徐田村相鄰。
歷史沿革:
相傳三百多年前建基,原名棠社村,別名塘夏村,因“夏”與“社”諧音,改稱為“塘社村”。
1949年稱塘社農會,1958年稱塘社大隊,1983-1986年改稱浮塘鄉,1987年4月稱塘社村,1989年9月改稱為塘社管理區,1999年4月改稱塘社村委會。
周邊相關:
塘社村附近有神光山旅游區、熙和灣客鄉文化旅游產業園、棣華圍(刁萃豐)、興寧文峰塔、興寧古城墻、興寧九廳十八井等旅游景點,有興寧單叢茶、大坪布駱包子豆腐、客家油馃子、興寧鹽鋦雞、姜絲炒大腸、樂仙腐竹等特產,有興寧羅家通書推算法、興寧上燈習俗、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制作技藝、興寧市竹板歌、興寧杯花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