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武江區 | 隸屬:韶關市 |
區劃代碼:440203 | 代碼前6位:44020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粵F |
長途區號:0751-751 | 郵政編碼:512000 |
轄區面積:約67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7.37萬人 |
人口密度:約55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5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新華街道 | 12.55萬人 | 13.84km2 | 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新華街道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新華街道…[詳細] |
惠民街道 | 9.56萬人 | 6.2km2 | 惠民街道位于廣東韶關市武江區。下轄:
440203002001 111 沙湖社區居委會
440203002003 111 冷水坑社區居委會
…[詳細] |
西聯鎮 | 7.12萬人 | 68.9km2 | 韶關市武江區轄鎮。1975年析環市公社成立芙蓉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改西聯鎮。位于市境西部。距市中心6公里、韶關火車站7公里。面積6.8平方…[詳細] |
西河鎮 | 3.95萬人 | 77.2km2 | 韶關市武江區轄鎮。區府駐地。1959年建環市公社,1987年改河西鄉,1994年建西河鎮,位于市境西部,湞武兩水匯合處。面積77.2平方公里,人口2.…[詳細] |
龍歸鎮 | 2.87萬人 | 237km2 | 1950年建龍歸區,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區,1986年建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161平方公里,人口2.6萬。國道323線和在…[詳細] |
江灣鎮 | 3600人 | 213km2 | 1961年成立江灣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置鄉,1993年建鎮。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65公里。面積229平方公里,人口0.7萬,其中瑤族占90…[詳細] |
重陽鎮 | 9500人 | 82km2 | 優質谷基地和聞名的“咸脆花生”主產地。1950年建第七區,1958年劃入韶北公社,1960年析建重陽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詳細] |
地名由來:
武江,同為韶關的母親河,武江發源于湖南省臨武縣三峰嶺,經宜章、坪石、樂昌,并在韶關與湞江匯成——北江。如今市區西河一帶靠武江,故名武江區。
基本介紹:
武江區位于廣東省北部,韶關市境內的武 江、北江河以西。坐標北緯24°42′00″—24°48′00″,東經113°06′00″—113°34′00″。東與湞江區隔河相望,南與曲江區白土鎮接壤,西與乳源瑤族自治縣大布、東坪、乳城、一六鎮毗鄰,北與乳源桂頭鎮相連。轄區總面積677.85平方千米。
【地質地貌】武江區域內的地質地層屬于沉積巖地層為主。受粵北“山”字形地質構造的影響,區內褶皺和斷裂極其發育,褶皺主要由古生代地層形成緊密式之背斜核部,以北北東向構造為主,次級構造亦較為發育。褶皺構造有北部的大崗頭向斜,中部的天子嶺背斜和南部的芙蓉山向斜。均為斷褶帶內曲江復向斜的次褶皺帶。地貌以丘陵地
榮譽排行:
2021年9月,武江區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武江區人口數量為37.37萬人,位列韶關市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廣東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1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443位。
2016年2月,武江區上榜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7日,武江境解放,屬曲江縣。
1951年6月,隸屬韶關市。
1975年,設武江區,為韶關市政府派出所機關管理區域。
1984年,撤銷武江區、市郊區,正式組建市轄縣級武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