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塘尾街道 | 隸屬:吳川市 |
區劃代碼:440883002 | 代碼前6位:44088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粵G |
長途區號:0759 | 郵政編碼:524000 |
轄區面積:約33.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83萬人 |
人口密度:約84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城社區 | ~001 | 城鄉結合區 | 新城社區居委會 管轄范圍即塘尾開發區,城區內擁有1萬平方米的綜合性市場,有富強網廠、紫荊羽絨等多間大型民營企業,是粵西漁網、安全網、蝦籠的重要基地之…[詳細] |
高楊社區 | ~002 | 主城區 | 高楊社區居委會 地處塘尾街道中心,總人口5000多人,耕地面積 1325 畝,林木面積654 畝,蝦塘面積1083 畝;社區管轄有四個居民小組,分別…[詳細] |
銀嶺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銀嶺社區居委會 位于塘尾街道西北部,社區有12個居民小組:塘馬居民小組、蔡屋居民小組、川滘居民小組、宙口居民小組、楊七勇居民小組、東山居民小組、魏屋…[詳細] |
塘頭社區 | ~004 | 城鄉結合區 | 塘頭社區居委會 轄下現有:塘頭居民小組、那余居民小組、鄭屋居民小組、春凡勇居民小組、公堂兒居民小組、花豆堝居民小組、雙碑記居民小組共7個居民小組。塘…[詳細] |
邊坡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邊坡社區居委會 位于塘尾街道西南面,南瀕南海,北靠國道325線,轄區為平原地帶。下轄5個居民小組:邱屋居民小組,邊坡居民小組,俄兒居民小組,大方田居…[詳細] |
東海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東海社區居委會 位于塘尾街道西南面,社區下轄13條個居民小組:上塘居民小組、亞擺居民小組、德居居民小組、姓邱居民小組、中棠居民小組、海富居民小組、保…[詳細] |
麥屋社區 | ~007 | 城鄉結合區 | 麥屋社區居委會 位于塘尾街道西偏南,下轄9個居民小組,包括麥屋大村居民小組、曾屋居民小組、李屋居民小組、新村居民小組、北馬尾居民小組、對岸居民小組、…[詳細] |
地名由來:
塘尾街道因地處塘尾村,是轄區,故名。
基本介紹:
塘尾街道位于吳川市區西南部,毗鄰市區,瀕臨南海,西傍鑒江。全街道面積33.37平方公里,人口3.5萬人,下轄7個社區居委會,是吳川市工業園A、B區所在地。2005年該街道被廣東省批準為羽絨科技專業鎮,2006年被省科技廳批準建設羽絨綜合信息服務平臺,2007年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廣東省火炬計劃羽絨特色產業基地。塘尾還是廣東十大機智人物麥為儀的故鄉。
塘尾街道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方便,投資環境完善,交通物流優勢明顯。海岸線長3.8公里,江岸線長3.2公里,國道325線和省道373線連接成“人”字貫穿街道全境。供水、供電、文化、衛生、飲食、金融、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齊全。
-
發展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塘尾街道人口數量為2.83萬人,位列吳川市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0位。
文化旅游:
塘尾街道麥屋村麥氏大宗祠建筑風格碧瓦朱檐,古色古香,祠堂內記錄了麥氏先人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后人。麥氏宗祠始建于乾隆二十六年,數次重修,解放后,該宗祠改為麥屋小學,1998年,后人又將它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屬吳川縣第三區(吳陽)。
1952年5月,屬吳川縣第四區。
1957年4月,屬銀嶺鄉。
1961年,屬銀嶺公社。
1963年后,銀嶺公社與吳陽公社合并。
1975年5月,由吳陽公社析出原銀嶺公社地域,成立塘尾公社。
1983年,塘尾公社改為區。
1987年1月,撤區建鎮。
1997年3月,析出塘尾村委會轄區、塘尾村、新地村等15條村莊與大山江鎮的部分村莊成立海濱街道。
2002年,改為塘尾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