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光明村 | 隸屬:三角鎮 |
區劃代碼:442000109205 | 代碼前6位:4420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T |
聯系電話:0760-85544966 | 郵政編碼:5284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人口數量:約1.13萬人 | |
辦公地址:三角鎮沙欄西路313號 |
地名由來:
因“光明”寓意解放給人們帶來新的希望與幸福,因是村委會駐地,故名。
基本介紹:
光明村坐落于三角鎮轄區西南部,全村下設32個村民小組(含一個樓盤小組),總面積10442畝。村內分布有新涌、布刀涌、光明涌、農梳涌等主干河涌;福源路、橫二線兩大交通要道交匯貫穿,交通便捷,緊鄰民眾街道,是三角鎮接壤中山城區的“橋頭堡”。
光明村下轄32個經濟社,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村常住人口11301人,其中戶籍人口2878戶共10481人。光明村農業經濟以水產養殖為主,轄區內共有耕地、魚塘面積8600多畝,水產品主要為生魚、泥鰍、四大家魚、蝦等,是三角鎮生魚特色產業生產的重要區域之一。
光明村持續大力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統籌資源,先后投資建設光明健身廣場、東平3隊休閑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首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名單,光明村榜上有名(雜交鱧)。
光明村聯系電話:0760-85544966
歷史沿革:
清中葉,順德縣人遷此建村。
1950年合并,稱光明村,寓意解放給人們帶來新的希望與幸福。
1953年東平、光二并入稱鄉。
1958年復分,同該村在原光明鄉境北部,按中、南、北方位排列第三,故1963年改名光三。
1983年稱光明大隊。
1984年改稱光明鄉。
1986年改稱光明村委會。
1990年改稱光明管理區。
2001年東平、光二、光明3個村并入。
仍稱光明村委會至今。
周邊相關:
光明村附近有孫中山故里旅游區、中山詹園、中山逍遙谷、孫文西路步行街、中山城(中山影視城)、中山市中山公園等旅游景點,有中山脆肉鯇、神灣菠蘿、中山杏仁餅、黃圃臘味、石岐鴿、三沙花木等特產,有中山咸水歌、黃圃飄色、沙溪鶴舞、黃圃麒麟舞、舞醉龍、南朗崖口飄色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光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