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塘村 | 隸屬:大塘鎮 |
區劃代碼:440205101201 | 代碼前6位:44020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F |
聯系電話:13640154338 | 郵政編碼:51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辦公地址:大塘鎮教育路26號大塘中心小學對面 |
地名由來:
因街東南面有一口天然大水塘,得名大塘,故稱大塘村委會。
基本介紹:
大塘村委位于大塘鎮西南方,屬大塘鎮周邊,村委會10個村民小組,人口1428人,耕地1560畝,其中水田1200畝,旱地360畝。主要靠種養為主,魚塘面積約800畝,大塘村委交通便利,靠近市場,距離韶關11公里。村民主要是靠養魚、種菜、水稻獲得經濟收入。近年來,村委不斷培訓提高村民的種養技術水平,使村民種養效益不斷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大塘村與其田村、梅花村、丈古嶺村、西林村、塘口村、黑石村、歷山村、東崗嶺村、湯溪村、竹園村、側田村、左村村、新橋村、紅新村相鄰。
大塘村聯系電話:13640154338
榮譽排行: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首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名單,大塘村榜上有名(蔬菜)。
文化旅游:
韋明祖墓位于忻城縣大塘鎮大塘村洞口屯北的坡嶺上,年代為清,韋明祖墓為忻城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大塘鄉。
1949年10月成立曲江縣人民政府后,設立大塘鄉政府,屬第四區管轄。
1951年5月,建立村級人民政府,更名為大塘村政府,屬第四區管轄。
1952年3月,更名為大塘鄉政府,屬大塘區管轄。
1961年3月,改為大塘大隊,屬大塘公社。
1983年11月,實行撤公社建區、鄉的體制改革,改為大塘鄉政府。
1986年12月,改為大塘村委會。
1989年改為大塘管理區。
1998年12月改為大塘村委會,并沿
周邊相關:
大塘村附近有南華寺、馬壩人遺址、經律論文化旅游小鎮、月華寺、曹溪溫泉、馬壩人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馬壩油粘米、火山粉葛、龍歸冷水豬肚、南華李、羅坑茶、羅坑紅茶等特產,有南華誕廟會、新豐舞紙馬、樂昌青蛙獅、乳源瑤族刺繡、新豐張田餅印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