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民建村 | 隸屬:萬頃沙鎮 |
區劃代碼:440115100202 | 代碼前6位:4401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A |
聯系電話:020-84521554 | 郵政編碼:51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人口數量:約2100人 | |
辦公地址:萬頃沙鎮德豐東路2號 |
地名由來:
原為灘涂,由當地村民手圍墾建設開村,取“人民建設家園”之意,名稱與西鄰的中山市民眾鎮形成系列,故名。
基本介紹:
民建村位于萬頃沙鎮三民島東北面,建村約100年,轄區面積6000畝,其中耕地面積4600畝,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共有人口2117人,分533戶。民建村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其中又以種植香(大)蕉、甘蔗、水稻為主。1990年,瀝心沙西側的細瀝一帶建起53間香蕉收購站,形成“水上蕉圩”,對發展“三民”(民建、民興、民立三村)經濟起了很大作用。民建村耕地面積4600畝,有2117人,分533戶。村民主要姓氏為:梁、黎、陳、袁。 村近幾年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在區、鎮上級的正確指導,及村民共同努力下,我村先后被評為“南沙區無毒村”、“南沙區零發案村”、“萬頃沙鎮計劃生育合格、先進
榮譽排行:
2017年10月,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民建村第一批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民建村聯系電話:020-84521554
歷史沿革:
清末圍墾開村,稱合德豐圍。
先后又圍墾“永享圍”、“西圍仔”、“東圍仔”等。
1957年隸屬中山縣萬頃沙鄉;1958年10月與民立、民興合稱瀝心沙大隊。
1959年劃屬番禺縣。
1961年設民建大隊;1983年建民建鄉;1987年改為民建村民委員會。
2005年10月隨萬頃沙鎮劃屬南沙區。
周邊相關:
民建村附近有南沙濕地公園、百萬葵園主題公園、南沙天后宮、十八羅漢山森林公園、南沙十九涌漁人碼頭、黃山魯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新墾蓮藕、廟南粉葛、小虎麻蝦、番石榴葉茶、石門蠔、橫瀝甜玉米等特產,有黃閣麒麟舞、南沙水鄉婚俗、南沙媽祖信俗、南沙賽龍艇、廣州象牙雕刻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民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