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大鎮位于梅縣新縣城規劃區范圍內,總面積19.5平方公里,鎮政府設扶大農場側,距新縣城5公里。下轄4個村和扶大、后塘2個國營農場,總戶數2176戶,總人口9221人。
2002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2.24億元,比上年增長15%;工農業總產值2.13億元,比增11%,其中工
扶大鎮
業產值1.41億元,農業產值726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和6%;鎮級機動財力139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48萬元,其中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4個;農村人均純收入4885元,比上年增加232元。[1]
農業
扶大鎮切實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建立農業商品生產基地,全面提升農業經濟效益。全年全鎮糧食種植面積6680畝,總產2857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4380畝,稻谷總產2187噸,畝產499公斤;水果種植面積6936畝,全年新發展水果面積600畝,水果總產1.02萬噸,總產值2518萬元,人均水果收入2850元,占人均收入60%;全年生豬飼養量1.76萬頭,出欄1.07萬頭,“三鳥”飼養量97.57萬只;水產養殖面積974畝,水產品產量443噸;蔬菜種植面積6330畝,總產9597噸。全鎮有種養結合的小莊園1085個,占全鎮總農戶的62%,其中年收入3萬元以內的有418個,3-5萬元的98個,5-10萬元的35個,10萬元以上的4個。[1]
鄉鎮企業
扶大鎮充分利用地處新縣城和205國道沿線的優勢,做好土地文章,以地生財,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繼續實施“五給-限”的政策,鼓勵和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引進天秀公司在鐵爐潭村征地100多畝進-地產開發;引進老板在扶大農場投資20萬元辦起鑄造廠;引進黃老板征地300多畝興建休閑、養老、娛樂于一體的多功能托老所;對怡源生物工程公司生產的“金瓜膏”和氨基酸廠等鎮辦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效益。全鎮已有個體工商戶80戶,私營企業25家,其中新發展個體工商戶50戶,私營企業5家。全年鄉鎮企業總收入1.05億元,比上年增長10.6%;鄉鎮企業總產值1.07億元,比增16.6%;實現稅收257萬元,利潤313萬元,分別比增59%和4.3%。[1]
-
基礎設施
扶大鎮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和生產生活環境。一是抓好所里至三門凹水泥村道的完善和提高等級工作,抓好205國道扶大路口至扶大農場的擴寬路面,形成府前大道、西環高速公路、205國道、所里至三豐村道“兩縱兩橫”的主干道路。二是改革農電管理體制,投入資金150萬元,整改線路10公里。三是繼續完善水利設施。投資8萬元對三豐村主圳道砌石“三面光”500米。四是確立“長遠規劃,分步實施,依法管理,集中建房,設施共享,共建新村”24字工作方針,在鐵爐潭征地40畝進行小區開發;在鐵爐潭、三葵、三豐規劃30畝建設農民新村;發動華僑捐資5萬元在三葵村村址旁建起面積200平方米的老人活動中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