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扶大鎮 | 隸屬:梅縣區 |
區劃代碼:441421133 | 代碼前6位:44142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M |
長途區號:0753 | 郵政編碼:514000 |
轄區面積:約19.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52萬人 |
人口密度:約180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扶大社區 | ~001 | 主城區 | 扶大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詳細] |
所里村 | ~200 | 主城區 | 建國前是扶大區公所駐地,故名。清末屬嘉應州大竹堡,民國37年(1948年)屬梅縣扶大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城南區,1956年屬扶大鄉,1958年…[詳細] |
三葵村 | ~201 | 主城區 | 由葵上、葵下、三角塘組成,故名。據村內各姓氏族譜記載,宋末元初,百姓因戰事紛擾,先后由福建寧化石壁、桃溪青陽,江西興國、尋鄔等地遷入廣東蕉嶺、平遠、梅…[詳細] |
三豐村 | ~202 | 主城區 | 由三角塘、三門坳和三前陂三個居民點合并,故名。…[詳細] |
鐵爐潭村 | ~203 | 主城區 | 古時從村中經過的程江河邊有一口深潭,且在該村公路旁有打造農具的打鐵店,故取名“鐵爐潭村”。該村與槐崗村只隔一河,村民要去槐崗村就必須到渡口(現扶大農貿…[詳細] |
地名由來:
因由扶貴、大竹兩地片合設,各取首字得名。
基本介紹:
扶大鎮位于梅縣新縣城規劃區范圍內,總面積19.5平方公里,鎮政府設扶大農場側,距新縣城5公里。下轄4個村和扶大、后塘2個國營農場,總戶數2176戶,總人口9221人。
2002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2.24億元,比上年增長15%;工農業總產值2.13億元,比增11%,其中工
扶大鎮
業產值1.41億元,農業產值726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和6%;鎮級機動財力139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48萬元,其中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4個;農村人均純收入4885元,比上年增加232元。[1]
農業
扶大鎮切實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領導,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建立農業商品生產基地,全面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扶大鎮上榜。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扶大鎮人口數量為3.52萬人,位列梅縣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
文化旅游:
佛光寺位于扶大鎮鐵爐潭村,離梅州城六公里,緊靠梅縣新城。地理位置優越,已鋪有水泥路,中巴以下車輛可直達寺前,交通方便,景色秀麗,地勢雄偉,梅城美景盡收眼底。佛光寺原名烏仙巖,始建于明朝,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