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黃陂社區 | 隸屬:聯和街道 |
區劃代碼:440112014003 | 代碼前6位:44011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A |
聯系電話:020-38802351 | 郵政編碼:51052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辦公地址:廣汕三路33號 510520 |
地名由來:
因管轄范圍內有較大型居民區黃陂村,以此派生命名。“黃陂”:因古時村民在斜坡處建村,且原居村民大多數為黃姓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黃陂社區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黃陂社區是經濟開發區(黃埔區)聯和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40112014003,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40112。郵政編碼為510520,車牌號碼為粵A。黃陂社區與玉樹社區、暹崗社區、天鹿湖社區、聯和社區、金峰園社區、龍華社區、科翔社區、富春社區、峰湖御境社區、華沙社區、開泰社區、錦林社區相鄰。
黃陂社區聯系電話:020-38802351
文化旅游:
林云陔墓位于黃埔區聯和街黃陂社區開創大道金峰嶺山。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至擋土墻邊線,其余從墓邊線外延約5米,西南與陳伯陶墓保護范
陳伯陶墓位于黃埔區聯和街黃陂社區開創大道金峰嶺山。2015年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從墓邊線(含后土石碑)外延約5米,至擋土墻、圍墻邊線,西
歷史沿革:
1953年,黃陂鄉屬番禺縣。
1958年9月,黃陂與蘿崗、南崗三個鄉合并成立蘿崗人民公社,下設黃陂營,后營改農業生產大隊。
1959年,劃出水口、聯合地區,成立廣州市黃陂果園場,歸廣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管理。
1960年,蘿崗公社歸屬黃埔區。
1964年1月,從蘿崗公社劃出黃陂大隊歸黃陂果園場管理。
1984年4月,更名黃陂鄉。
1987年7月,成立黃陂村委會。
2005年6月,由黃陂村民委員會改為黃陂社區居民委
周邊相關:
黃陂社區附近有林云陔墓、陳伯陶墓、廣州黃埔軍校舊址、南海神廟、辛亥革命紀念館、廣州丹水坑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蘿崗糯米糍、蘿崗甜橙、蘿崗楊梅、黃埔宴、廣式燒臘、羅崗話梅等特產,有波羅誕、蘿崗香雪的故事傳說、金花娘娘的傳說、玉巖誕、從化水族舞、舞春牛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