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十三行社區 | 隸屬:嶺南街道 |
區劃代碼:440103002104 | 代碼前6位:44010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A |
聯系電話:020-81905939 | 郵政編碼:51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辦公地址:十三行路113號 |
地名由來: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洋行行業的公行組織正式批準成立,“官商”改為“公行”,洋行制度就這樣發展起來。與此同時,還在城外西南處,建起了丹麥、西班牙、法國、章官、美國、寶順、帝國、瑞典、舊英國、炒炒、新英國、荷蘭、小溪等十三間“夷館”,供外國商人居住。今西堤、廣州文化公園一帶因是洋行的集中地,自康熙年間已被人們稱之為“十三行”。因在十三行地區設立的社區居委會,故名十三行居委會。
基本介紹:
十三行社區是荔灣區嶺南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440103002104,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440103。郵政編碼為510000,車牌號碼為粵A。十三行社區與冼基社區、故衣街社區、沙基社區、揚仁西社區、清平社區、揚仁東社區、和平社區相鄰。
十三行社區聯系電話:020-81905939
文化旅游:
廣東郵務管理局舊址,即廣東郵務管理局大樓是一幢近代西方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該樓坐落于沿江西路43號,由英國建筑師丹備設計,1916年落成開業。該樓平面略呈梯形,坐北向南,面積1740平方米
粵海關是我國政府最早設立的海關。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廣州設立粵海海關作為管理對外貿易的行政管理機構,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粵海關稅務司在現關址正式建立公署。粵海關大樓(
歷史沿革:
自成立以來,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十三行社區附近有廣東郵務管理局舊址、粵海關舊址、荔枝灣旅游區、沙面旅游區、陳家祠、西關永慶坊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德昌咸煎餅、杏花雞、陳添記魚皮、鮑汁扒柚皮、及第粥、南信雙皮奶等特產,有廣州象牙雕刻、廣州扒龍舟、黃大仙祠廟會、仁威廟北帝誕、西關水菱角制作技藝、南乳花生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