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坪石鎮 | 隸屬:樂昌市 |
區劃代碼:440281108 | 代碼前6位:44028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F |
聯系電話:0751-5526526 | 郵政編碼:512000 |
轄區面積:約2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52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坪石鎮群眾路3巷89號鎮政府大院內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2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勞動路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該居委會駐地勞動路,故名。自設立后沿用至今。…[詳細] |
坪南路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該居委會駐地坪南路,故名。自設立后沿用至今。…[詳細] |
群眾路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因該居委會駐地群眾路,故名。自設立后沿用至今。…[詳細] |
老街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2003年老坪石鎮和坪石鎮合并,坪石為新城區,老坪石為老城區,故名。…[詳細] |
皈塘村 | ~201 | 村莊 | 1958年設立皈塘大隊;1983年設立皈塘鄉政府;1987年設立皈塘村委會;1989年設立皈塘管理區;1998年設立皈塘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京口村 | ~202 | 村莊 | 因京口村是該村委最大的自然村,故名。1958年設立京口大隊;1983年設立京口鄉政府;1987年設立京口村委會;1989年設立京口管理區;1998年設…[詳細] |
新巖下村 | ~203 | 村莊 | 1958年設立新巖下大隊;1983年設立新巖下鄉政府;1987年設立新巖下村委會;1989年設立新巖下管理區;1998年設立新巖下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金雞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設立金雞大隊;1983年設立金雞鄉政府;1987年設立金雞村委會;1989年設立金雞管理區;1998年設立金雞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靈石壩村 | ~205 | 村莊 | 1958年設立靈石壩大隊;1983年設立靈石壩鄉政府;1987年設立靈石壩村委會;1989年設立靈石壩管理區;1998年設立靈石壩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河豐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設立河豐大隊;1983年設立河豐鄉政府;1987年設立河豐村委會;1989年設立河豐管理區;1998年設立河豐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羅家渡村 | ~207 | 村莊 | 1958年設立羅家渡大隊;1983年設立羅家渡鄉政府;1987年設立羅家渡村委會;1989年設立羅家渡管理區;1998年設立羅家渡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田頭村 | ~208 | 村莊 | 因田頭村是該村委最大的自然村,故名。1958年設立田頭大隊;1983年設立田頭鄉政府;1987年設立田頭村委會;1989年設立田頭管理區;1998年設…[詳細] |
長排寮村 | ~209 | 村莊 | 1958年設立長排寮大隊;1983年設立長排寮鄉政府;1987年設立長排寮村委會;1989年設立長排寮管理區;1998年設立長排寮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天堂村 | ~210 | 村莊 | 1958年設立天堂大隊;1983年設立天堂鄉政府;1987年設立天堂村委會;1989年設立天堂管理區;1998年設立天堂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轉村村 | ~211 | 村莊 | 1958年設立轉村大隊;1983年設立轉村鄉政府;1987年設立轉村村委會;1989年設立轉村管理區;1998年設立轉村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仁里村 | ~212 | 村莊 | 1958年設立仁里大隊;1983年設立仁里鄉政府;1987年設立仁里村委會;1989年設立仁里管理區;1998年設立仁里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大羅家村 | ~213 | 村莊 | 1958年設立大羅家大隊;1983年設立大羅家鄉政府;1987年設立大羅家村委會;1989年設立大羅家管理區;1998年設立大羅家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三拱橋村 | ~214 | 村莊 | 1958年設立三拱橋大隊;1983年設立三拱橋鄉政府;1987年設立三拱橋村委會;1989年設立三拱橋管理區;1998年設立三拱橋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武陽橋村 | ~215 | 村莊 | 1958年設立武陽橋大隊;1983年設立武陽橋鄉政府;1987年設立武陽橋村委會;1989年設立武陽橋管理區;1998年設立武陽橋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白竹村 | ~216 | 村莊 | 1958年設立白竹大隊;1983年設立白竹鄉政府;1987年設立白竹村委會;1989年設立白竹管理區;1998年設立白竹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龍珠村 | ~217 | 村莊 | 1958年設立龍珠大隊;1983年設立龍珠鄉政府;1987年設立龍珠村委會;1989年設立龍珠管理區;1998年設立龍珠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陳家坪村 | ~218 | 村莊 | 1958年設立陳家坪大隊;1983年設立陳家坪鄉政府;1987年設立陳家坪村委會;1989年設立陳家坪管理區;1998年設立陳家坪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蓮塘村 | ~219 | 村莊 | 1958年設立蓮塘大隊;1983年設立蓮塘鄉政府;1987年設立蓮塘村委會;1989年設立蓮塘管理區;1998年設立蓮塘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肖家灣村 | ~220 | 村莊 | 1958年設立肖家灣大隊;1983年設立肖家灣鄉政府;1987年設立肖家灣村委會;1989年設立肖家灣管理區;1998年設立肖家灣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三星坪村 | ~221 | 村莊 | 1958年設立三星坪大隊;1983年設立三星坪鄉政府;1987年設立三星坪村委會;1989年設立三星坪管理區;1998年設立三星坪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神步村 | ~222 | 村莊 | 1958年設立神步大隊;1983年設立神步鄉政府;1987年設立神步村委會;1989年設立神步管理區;1998年設立神步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百家洞村 | ~223 | 村莊 | 1958年設立百家洞大隊;1983年設立百家洞鄉政府;1987年設立百家洞村委會;1989年設立百家洞管理區;1998年設立百家洞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吳塘村 | ~224 | 村莊 | 1958年設立吳塘大隊;1983年設立吳塘鄉政府;1987年設立吳塘村委會;1989年設立吳塘管理區;1998年設立吳塘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武陽司村 | ~225 | 村莊 | 1958年設立武陽司大隊;1983年設立武陽司鄉政府;1987年設立武陽司村委會;1989年設立武陽司管理區;1998年設立武陽司村委會,沿用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坪石指北向4千米處的老坪石,即平石。因回龍廟后山有縱橫6米長寬余的平垣石,故名。
基本介紹:
坪石鎮位于廣東省最北部,與湖南宜章縣相鄰,是一個旅游城鎮,也是樂昌市北面地區的經濟、文化、金融中心。歷史上曾被譽為廣東八大重鎮之一,素有“廣東北大門、嶺南第一鎮”之稱。坪石鎮1965年被省政府批準為建制鎮,1998年被省建委列入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7個試點鎮之一,2001年被樂昌市委、市政府確定為重點發展的中心鎮,2003年2月被省計委列入第二批小城鎮健康發展綜合試點鎮。全鎮總面積267平方公里,城區面積5.5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76262人,流動人口近萬人。現有駐坪單位143個,其中中央、省屬單位29個,韶關、樂昌市屬單位83個,鎮屬企事業單位31個,有個體私營企業1340個,居委會4個,村委
坪石鎮聯系電話:0751-5526526
榮譽排行:
2020年2月,坪石鎮被授予2019年度廣東省衛生鎮(縣城)榮譽稱號。
2014年7月,坪石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金雞嶺,位于廣東北大門--嶺南第一鎮之稱的坪石鎮,距韶關市103公里,屬樂昌市管轄。因嶺的西北峰頂有座巨石,貌似雄雞,昂首北望,引頸欲啼,故而得名,是廣東省八大風景之一。金雞嶺與福建的武
九瀧十八灘漂流----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既刺激,又愉悅。游客可乘車直達坪石火車站,下車即可在候船大廳購票,乘坐橡皮艇順流而下,至小灘上岸,全程30公里,約需3小時。更衣就餐后,一舒心中煩
九瀧十八灘位于樂昌市坪石鎮的一段武江河岸,蜿蜒曲折,水流湍急,總落差達65米。沿河兩岸有大瑤山隧道、十里畫廊、龜山、蛙石、廟子角、韓瀧祠等多處景點。九瀧中河道最險處為垂瀧,吸引著眾多游客賞景
國立中山大學樂昌辦學舊址位于廣東省樂昌市坪石鎮,1940年至1945年國立中山大學遷址到樂昌分散在武江兩岸辦學,理學院在肖家灣村委會塘口村、文學院在陳家坪村委會羅家頭村、校本部、研究院、先修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部舊址位于樂昌市老坪石鎮共和街78號。是一座二層樓房建筑,建于清末。坐西朝東,面闊一間3.67米,進深三間29米。建筑面積210平方米。 1928年1月,朱德、陳毅率領
歷史沿革:
南朝梁天監十七年(518年),分梁化縣北置平石縣,治所在今樂昌市西北老坪石。
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廢平石縣入梁化縣。
明、清代屬樂昌縣依化鄉皈上都。
清同治,坪石為樂昌8個鄉之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坪石鄉為第八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坪石鎮屬第三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坪石鎮屬第二區。
1950年,屬樂昌縣第五區。
1956年,設坪石鎮。
1958年,改設坪石人民公社。
1959年,
李英杰 (1918-1950), 坪石鎮京口大嶺下村人,父母早喪。民國 20 年,李英杰高小畢業,次年隨叔父做小生意。民國 27 年,李英杰就讀廣州培正中學。當時,日寇大舉入侵中國,大片國土淪陷。是年
李傳楷 (1871-1926),字式如,坪石鎮皈塘村人。性格剛毅,勤奮好學,堅決擁護第一次國共兩黨合作,為發展樂昌的工農組織和推動國民革命運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李傳楷年青時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光緒
李光中 (1897-1930),字文星,學名宗昆。坪石鎮皈塘村人。系中共樂昌縣委第一任書記。李光中 7 歲讀私塾,15 歲考入縣立高等小學。他學習勤奮,思想敏銳。民國 l4 年 (1925),受其父李
李家泉 (1898-1929),字鏡川,清光緒二十四年 (1898) 五月出生于坪石鎮皈塘村。自小天資聰穎,七歲入本村私塾,后入樂昌高等小學讀書。民國 7 年 (1918) 以優異成績考入韶州高等中學
黃錦清(1886~1944),中將。又名述業,字武卿,樂昌縣老坪石平遠圍村人。生于光緒十二年(1886)農歷9月。清末,曾任昌江縣清兵管帶。1912年,民國成立后,投身于國民革命,先后出任廣西南寧警察
鄭昌山,字喬隆,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樂昌縣老坪石紅石岱村(原屬乳源縣)人。行伍出身,健實魁偉,作戰勇猛。紅石岱村《鄭氏族譜》記載:“公克桂林、征豫章、剿桂州、平江南等處,屢建奇勛,疊蒙江公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