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蓬洲南社區 | 隸屬:鮀江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1016007 | 代碼前6位:44051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聯系電話:0754-82511029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辦公地址:庵揭公路11號 |
地名由來:
嘉靖年間(1522~1566),翁萬達奏旨官民同居,自此周邊村落始遷入城,人稱蓬洲所城。新中國成立后隨著行政區域的變動,蓬洲村先后屬澄海縣、汕頭市郊區、升平區管轄,設蓬洲大隊、鄉政府、居委會。1997年蓬洲體改,分拆為東、西、南、北四個社區居委會,地理位置在蓬洲南面,故名。
基本介紹:
蓬洲南社區簡介
蓬洲南居委會位于金平區西端,處于鮀浦范圍內,隸屬鮀江街道,西靠桑浦山龍泉巖風景區,南臨大學路,庵揭公路和南干渠貫穿其中,將整個村分成新0個片區,地理位置優越。區域面積0.16平方公里,社區戶籍戶數704戶,人口3324人,其中農業人口1341人,非農業戶口1983人,黨員93人,居民代表33人。居委現有山地1105畝,土地225畝。集體主要經濟收入是以自留用地和部分零星土地出租或承包收入所得。
蓬洲南社區與蓬州東社區、蓬洲西社區、蓬洲北社區、云露社區、夏趾社區、溪東社區、山兜社區、沙浦社區、橋頭社區、木坑社區、舉登社區、金隴社區、港美社區、樂業社區相鄰。
蓬洲南社區聯系電話:0754-82511029
榮譽排行:
2017年10月,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蓬洲南社區第一批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歷史沿革: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設“蓬洲守御千戶所”于廈嶺,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千戶所遷至西埕。
1997年10月28日蓬洲體改后分拆為東、西、南、北四個社區居委會,命名為蓬洲南社區居委會,屬龍泉街道,2001年屬鮀江街道管轄,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蓬洲南社區附近有汕頭小公園、汕頭中山公園、石炮臺公園、汕頭市博物館、汕頭人民廣場、汕頭老城等旅游景點,有鹵獅頭鵝、糯米酥雞、汕頭牛肉丸、烏魚、龍盛羅非魚、獅頭鵝等特產,有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潮陽笛套音樂、潮汕古建筑營造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鮀江街道·蓬洲南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