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和社社區 | 隸屬:馬滘街道 |
區劃代碼:440512002002 | 代碼前6位:44051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聯系電話:0754-87380693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辦公地址:和南街9號 |
地名由來:
原是馬滘村西北一部分,為馬滘村一社,且居住姓氏較多,有李、邱、陳等人家,從事農業、漁業、小商販等,一向相處和睦,有美好聲譽,故名。
基本介紹:
和社社區居委基本概況
和社社區居委現有總人口1384人,245戶;社區現有干部11人,其中支委會3人,居委會3人,支部、居委交叉任職1人,工作人員6人;社區居委原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業大隊,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社區居民現為外出務工、經商、搞建筑等各種從業渠道作經濟主要來源。社區現僅有農用土地190畝,其中基本農田保護區80畝,魚塘、溝渠10畝。居委現自建工業廠房一幢,總面積5000多平方米,目前社區居委以出租該廠房給南鴻塑料廠和陽光紙品工藝廠作為主要經濟收入;同時,出租集體自用地和工業用地興辦企業,還有出租部分閑置土地給社區群眾種植果蔬和搞淡水
和社社區聯系電話:0754-87380693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和社社區被確定為2023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歷史沿革:
原為馬滘村一社,當地慣稱為和社。
1975年5月,馬滘大隊析為馬滘農業大隊、馬滘鹽業大隊,其中馬滘農業大隊是原和社更名而來,屬達濠公社,但當地居民仍慣稱馬農大隊為和社;1980年,撤銷達濠公社,屬達濠鎮;1984年設立馬農管理區,屬達濠區馬滘街道;1985年,馬農管理區改設為和社村委會,屬馬滘街道;1999年6月,設立和社居委會,屬達濠區馬滘街道;2003年,屬濠江區馬滘街道,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和社社區附近有礐石風景區、汕頭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丹櫻農業生態園、巨峰寺、疊石山摩崖石刻、汕頭寶峰禪寺等旅游景點,有炒糕稞、赤砂蚶、達埠魚丸、酥炸蝦餅、赤沙蚶、福合埕牛肉丸等特產,有潮汕工夫茶、潮汕英歌舞、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