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范和村 | 隸屬:稔山鎮 |
區劃代碼:441323104204 | 代碼前6位:44132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L |
長途區號:0752 | 郵政編碼:516347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范和古稱“飯籮岡”,地理形貌酷似飯籮而得名,后為雅化,“飯籮”與“范和”近音而取現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范和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范和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范和村榜上有名。
2018年7月,司法部、民政部表彰范和村為第七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17年10月,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范和村第一批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2014年11月,范和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范和村地處大亞灣東南部,背山面海,海岸線達2.5公里,廣汕公路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全村人口有10965人,外來人口約有895人,村民小組有11個,耕地有3200畝,山地2.2萬畝,海灘涂面積2500畝,范和村商貿繁榮,是一個集農鹽漁居的新農村。
范和村與長排村、大墩村、澗背村、芙蓉村、稔山社區、白云村、大埔屯社區、五配村、牛牯墩村、鹽灶背村、船澳村、壩仔村、老坑村、竹園村相鄰。
文化旅游:
惠州市惠東縣稔山鎮范和村:范和古稱“飯籮岡”,相傳地理地貌酷似飯籮而得名,亦有取“富饒之地”之意。早在明洪武元年,朝廷已在范和設置巡檢司,派駐官員進行管理。枕山面海的地理優勢,造就了范和這個
羅岡圍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稔山鎮范和村委會南門村,建于清代。該圍坐東北向西南,平面呈矩形,南門至北門總進深90.15米,東門至西門總面寬90.65米。-四面由108間單棟建筑分成四排圍成一
歷史沿革:
1931年8月,屬惠陽縣稔山第十二區,稱范和鄉;1950年6月,屬稔平區(八區),稱范和鄉;1951年12月,屬惠陽縣第十六區(區府設在稔山鎮),稱范和小鄉;1957年12月,屬惠陽縣,并入稔山鄉,稱范和村;1958年1月建制范和連;1958年12月建制范和大隊;1961年建制范和鄉;1963年2月,屬稔山公社,稱范和大隊;1968年,稱稔山公社革命委員會;1976年,稱范和大隊;1983年,稱范
周邊相關:
范和村附近有范和古村、羅岡圍、巽寮灣、永記生態園、雙月灣風景區、范和古村等旅游景點,有惠東馬鈴薯、乾坤蒸狗、惠東蘿卜、竹園馬鈴薯、龍門溪筍、平海馬鈴薯等特產,有惠東漁歌、平海舞鯉魚、平海古城楹聯、九龍峰譚公廟醮會、惠東漁歌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稔山鎮·范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