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大村 | 隸屬:赤坑鎮 |
區劃代碼:441521108218 | 代碼前6位:44152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N |
長途區號:0660 | 郵政編碼:516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廣東省愛衛會授于沙大村2021年廣東省衛生村榮譽稱號。
2019年9月,沙大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沙大村委位于赤坑鎮東南側,下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近7000多人,全村有農田耕面積近5000多畝,荔枝1000多畝,咸淡水養殖2000多畝。沙大村委會距離海豐縣城19公里,經濟收入以種養業為主近年來,村委積極爭取國家資源部對沙港片農田進行整治,總投資近兩千萬元,面積為1.2萬畝,把這部分單造田改造為雙造田,可增加雙造種植面積,年糧食總產量可增加4040噸。同時,積極爭取省人大議案工程沙大機電排灌站建設。于2008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共投入建設資金168萬元。該項目工程建設完成后,解決了牽制沙港片人民群眾多年的農田水利問題,并改善灌溉面積6000畝,治澇8000畝,增加可開發漁塭1000畝,經濟效
歷史沿革:
明朝洪武年間由福建莆田縣竹仔腳村曾通古遷此建居,后曾姓人陸續遷入,繁衍生息,形成初時附近較大村莊,稱為沙港大鄉。
1950年屬六區沙港鄉。
1952年以原沙港大鄉簡稱沙大鄉,屬六區。
1953年屬赤坑區。
1956年恢復沙港大鄉。
1958年,改為沙港大隊。
1974年改為沙大大隊。
1984年改為赤坑區沙大鄉。
1987年改為赤坑鎮沙大村委會。
1989年改為沙大管理區辦事處。
1998年復設為沙大村委會,一直沿用
周邊相關:
沙大村附近有海豐紅宮紅場舊址、銅鼎山旅游區、海豐蓮花山、水底山旅游度假區、海豐雞鳴寺、云蓮寺等旅游景點,有虎噉金針菜、海豐蓮花山茶、海豐油占米、高螺牡蠣、印真茶、梅隴蓮藕等特產,有白字戲、西秦戲、海豐麒麟舞、公平八音、正字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