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更合鎮 | 隸屬:高明區 |
區劃代碼:440608108 | 代碼前6位:440608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E |
長途區號:0757 | 郵政編碼:528000 |
轄區面積:約36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0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更樓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一、基本情況
更樓居民委員會位于更合鎮中心,東與大幕,南與平塘,西與小洞,北與白石四個村委會相阾。距離鎮政府4公里,總面積21.5平方公里,轄區…[詳細] |
新圩社區 | ~002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新圩社區居委會位于高明區工業區西園地帶,西與高要市蛟塘鎮接襄,北與明城鎮相接。地處更合鎮最北面,距離鎮政府13公里,總面積19.8…[詳細] |
合水社區 | ~003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合水社區村委會總面積約2.53平方公里,西北與高要活道鎮毗鄰,東與本鎮布練、宅布村委會,南與本鎮良村村委會相連。距離鎮政府5公里,…[詳細] |
版村村 | ~201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版村村委會位于更合鎮西南部,與鶴山、新興相鄰,距離鎮政府25公里,總面積約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5225畝,山林地約20000多…[詳細] |
澤河村 | ~202 | 村莊 | 澤河村委會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小組(西門經濟合作社、東南門經濟合作社、北門經濟合作社、陂古帶經濟合作社),總戶數為735戶,戶籍人口297…[詳細] |
珠塘村 | ~203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珠塘村委會總面積25平方公里,下轄7個村民小組(鵝村、上珠塘、下珠塘、千歲、云良、塘肚、坑頭),總戶數為815戶,戶籍人口2862…[詳細] |
大幕村 | ~204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大幕村委會位于更合鎮的東面,途經合和大道,毗鄰明城鎮,總面積13.88平方公里,下轄8個經濟社(金谷朗村、新圍村、幕下坊、幕中坊、…[詳細] |
白石村 | ~205 | 鎮中心區 | 一、基本情況
白石村地處高明區更合鎮中心,2004年由原白石和大朗村委會整合而成,東起金城村、西至宅布村委會、南起滄江河、北至高要蛟塘鎮,經聯社…[詳細] |
平塘村 | ~206 | 村莊 | 平塘村委會位于舊省道273與縣道X504交匯處,地處更合鎮東南方,距新鎮政府9公里,總面積約47平方公里,分3個經濟聯合社,19個村民小組(其中隴村經…[詳細] |
歌樂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一、基本情況
歌樂村委會位于更合鎮東部,東面連接明城鎮,南面白石工業區,西靠金城工業區,北面直通高要市地區。廣明高速貫穿其中。面積約:15.8平…[詳細] |
官山村 | ~208 | 村莊 | 一、官山村委會基本情況
官山村委會地處更合鎮西南部,距更合鎮政府23公里。官山村委會總面積約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06畝,林地18415畝。…[詳細] |
香山村 | ~209 | 村莊 | 因村委會駐地位于香山圩,故名。1958年設香山大隊,屬高鶴縣合水公社。1978年香山大隊分出吉田大隊。1983年稱香山鄉,屬高明縣合水區。1987年設…[詳細] |
布練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一、基本情況
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布練村委會地理位置優越,轄區范圍東至宅布村委會,西至肇慶市高要活道鎮,南至合水圩鎮,北至肇慶市高要蛟塘鎮,村委會…[詳細] |
小洞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明清時,屬景順鄉小峒都小洞村。民國時期,屬二區小洞鄉。1951年12月設小洞鄉,屬高明縣二區;1952年5月,改屬高明高鶴縣十一區;1954年6月,改…[詳細] |
白洞村 | ~212 | 村莊 | 白洞村委會地處高明區更合鎮的西南邊,與高要、新興縣相毗鄰。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約占21568.3畝,耕地2565.83多畝。下轄有逕尾村、井…[詳細] |
吉田村 | ~213 | 村莊 | 一、基本概況
吉田村委會位置更合鎮西面方向合和大道與新興交界處,吉田村黨總支部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94名黨員,6名村干部,村(居)委會辦公面積約…[詳細] |
水井村 | ~214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水井村委會,地理處于更合鎮政府西南邊,是鎮邊遠山村之一,距鎮政府15公里,與新興、鶴山相鄰,是高明偏遠山區,是抗…[詳細] |
巨泉村 | ~215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巨泉村地處更合鎮東南部,轄區面積約19.6平方公里,轄區東至良村村委會、界村村委會,南至鶴山市雙合鎮,西至香山村委會。明清時期年(…[詳細] |
界村村 | ~216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界村村委會總面積約9.6平方公里,距離鎮政府8公里,辦公室建筑面積200平方米。下轄界村、石貝、高漢、萬屋、塘花田心、舊村、新村、…[詳細] |
良村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良村村委會位于更合鎮西北部,東接高要,西鄰新興,交通便利,距廣明高速入口僅五分鐘車程。良村是高明革命老區之一,據高明黨史記載,高明第-支部正是在村委會…[詳細] |
宅布村 | ~218 | 鎮鄉結合區 | 一、基本情況
宅布村委會由宅布、瑤村二個村委會撤并而成。全村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545戶,總人口2112人,外來人口453人…[詳細] |
高村村 | ~219 | 村莊 | 一、基本情況
高村位于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最西部的偏遠山區,毗鄰與新興、鶴山、山脈鄰接。距鎮中心有16公里,交通便利。村委會下轄有高村、城村、獺坑…[詳細] |
地名由來:
高明區原來的更樓鎮、合水鎮合并,兩鎮各取一字,命名為“更合鎮”。
基本介紹:
更合鎮位于高明區西部,地處珠江三角洲城鎮群東西兩翼交匯的中軸位置,至高明中心城區荷城35公里,北接高要,南鄰鶴山,西連新興。有省道廣高線縱貫兩鎮,是佛山連接粵西的重要通道,也是佛山市的西大門。而高明區至佛山市區約46公里、距廣州約75公里、江門66公里、肇慶74公里,與深圳、香港、澳門等的距離也都在100公里左右。鎮內大部分為低山丘陵及臺地,屬低山丘陵區,總面積約365平方公里。其中合水鎮土地總面積15846.24公頃,丘陵山區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82%,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中部為合水河河流谷地或小盆地。更樓鎮山地面積廣闊,總面積為175650畝,山地植被覆蓋率95%以上,全鎮耕地36000畝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更合鎮人口數量為5.05萬人,位列高明區各鎮(街道)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更合鎮榜上有名(禽畜養殖)。
文化旅游: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中縱隊,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粵中地區人民革命武裝隊伍。其前身是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粵中區位于廣東省的中南部,背山臨海,毗鄰香港澳門,轄當時的新會、高明、高要(南部)
合水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高明區更合鎮合水圩先烈路沙帽崗崗頂,建筑于1988年,座南向北,混凝土結構,呈菱形。高15米,首層為臺基,約8米;二層為碑,約6米,三面都雋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
陳汝棠故居位于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合水高村537號。陳汝棠(1893—1961),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合水高村人。早年追隨孫中山革命,是孫中山先生的摯友。1922年,陳汝棠隨孫中山北伐,后
朗錦明清祠堂群,從明朝中葉至民國初年的300多年間先后建成,由何氏宗祠、媲魯何公祠、表山何公祠、西源何公祠、任軒何公祠、妙山何公祠、天香何公祠組成。雖修建年代不同但尊卑有序,式樣統一,均為硬
老香山,座落在高明區西部的合水,位于高明、新興、高要三地交界,海拔699米,連綿15公里,峰巒起伏,峽谷深邃,清泉飛瀑,這里有獨特的巖石景觀,石門樓、崖鷹石等,形狀栩栩如生;山勢雄峻,奇石林
歷史沿革:
2005年5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更樓鎮、合水鎮,設立更合鎮,名稱沿用至今。
更樓鎮:明、清時,屬景順鄉。
新中國成立前,屬第二警區。
新中國成立后,屬高明第二區;1952年5月改屬第十一區;1954年6月改屬第二區;1956年初高明第二區改稱合水區;1957年2月撤銷合水區,分別設置高村鄉、仁安鄉、巨泉鄉、民安鄉、合水鄉、更樓鄉;1958年9月,建立更樓公社,10月并入合水公社;1959年6月
粉葛是我市土特產之一,只要分布于合水等山區鎮。合水人種植粉葛已有30多年歷史,今年種植面積近萬畝,占全市粉葛種植面積8成以上。 合水粉葛名揚四方,以其粉質多,味甘甜而成為人們桌上佳肴,是合水鎮農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