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漁澇鎮 | 隸屬:封開縣 |
區劃代碼:441225104 | 代碼前6位:44122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H |
長途區號:0758 | 郵政編碼:526000 |
轄區面積:約11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5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3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漁澇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漁澇社區居委會位于省道水谷線路邊,面積約13平方公里,下轄21個村民小組加上鎮機關,總人口5800多人。
漁澇社區居委會距離封開縣城50公里…[詳細] |
戴村村 | ~201 | 村莊 | 戴村村委會位于漁澇鎮西北部,面積約11平方公里,下轄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00多人。
戴村村委會距離封開縣城52公里,離漁澇集鎮2公里,…[詳細] |
石便村 | ~202 | 村莊 | 石便村委會面積約9平方公里,下轄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00多人。
石便村委會距封開縣城55公里,離漁澇集鎮5公里,只有一條過境公路,地緣…[詳細] |
賀江村 | ~203 | 村莊 | 賀江村委會位于賀江旁,面積約20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00多人,是漁澇鎮最偏遠的村委會。
賀江村委會距離封開縣城約60公里…[詳細] |
上扶村 | ~204 | 村莊 | 上扶村委會位于封開縣漁澇鎮東部,面積約12平方公里,下轄3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00多人。
上扶村委會距離封開縣城50余公里,離漁…[詳細] |
榃良村 | ~205 | 村莊 | 榃良村委會位于封開縣漁澇鎮東南部,面積約7平方公里,下轄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00多人。
榃良村委會距離封開縣城50多公里,離漁澇城鎮3…[詳細] |
白沙塘村 | ~206 | 村莊 | 白沙塘村委會位于省道封懷公路旁,面積約 6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00多人。
白沙塘村委會距離封開縣城50余公里,離漁澇集鎮…[詳細] |
前進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前進村委會位于省道水谷線路邊,面積約12平方公里,下轄3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00多人。
前進村委會距離封開縣城50公里,位于省道水谷線路…[詳細] |
袁村村 | ~208 | 村莊 | 袁村村委會位于封開縣漁澇鎮西北部,面積約10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00多人。
袁村村委會距離封開縣城約50公里,離漁澇集鎮…[詳細] |
禾樓村 | ~209 | 村莊 | 禾樓村委會位于封開縣漁澇鎮北部,面積約18平方公里,下轄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00多人,是漁澇鎮較偏遠的村委會。
禾樓村委會距離封開縣城6…[詳細] |
地名由來:
昔駐地常洪澇,出產各種魚類,故名。鎮以駐地漁澇圩為名。
基本介紹:
漁澇鎮位于封開縣中部,距縣城江口鎮約50公里,是封開縣中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全省首批中心鎮之一。全鎮總面積11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1萬人,下轄9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共181個村民小組,山地面積11.2萬畝,耕地面積1.59萬畝,其中水田1.38萬畝。
漁澇鎮交通十分便利。省道水谷線貫穿全境,東經河兒口鎮可至肇慶,南經杏花鎮與321國道連接, 北經蓮都鎮可達懷集等地,并與縣道黃崗、白垢公路構成陸路交通網,賀江水運經江口鎮匯入西江后可直達珠江三角州。
漁澇鎮農林資源豐富。竹、木和松脂是最主要的林產品,農產品則以漁澇黃煙、麒麟李、油脈菜等特產遠近聞名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漁澇鎮被命名為2023年廣東省衛生鄉鎮。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漁澇鎮人口數量為1.57萬人,位列封開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0位。
文化旅游:
千層峰位于封開縣漁澇鎮東南八公里的黃崗河畔,屬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景區面積280.2公頃。千層峰景區自1984年龍山溶巖景區的開發而相繼開發,開辟了一段自山腳至玉璽峰頂及一線天,石階天泉的登
明封開大梁宮位于封開縣漁澇鎮扶學村。始建年代不詳,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建。大梁宮為磚木建筑,單檐歇山頂,屋面平緩,屋檐有升起,面寬、進深各五間,通面寬15.48米、通進深14.8米。
五顯宮,位于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漁澇鎮前進村上村自然村,始建于明代(1368—1683年),占地面積186.33平方米。五顯宮坐東北向西南,磚木結構,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四間,采用抬梁與穿斗
垌中巖遺址位于封開縣漁澇鎮河兒口村北面,洞口相對高程15米。年代為舊石器時代中期。鈾系法測定年代為距今14.8萬年±1.3萬年。1978年發現,1989年發掘,面積12平方米。堆積厚2米。在
1948年—1949年,封川特派隊在漁澇地區活動時,就選擇埇侶村作為常駐地。晚上的流動崗哨就設在前一山崗的雞塘村,綏賀支隊第六團政委封川特派隊前隊長黃江則秘密駐在雞塘村中。后來何濤當負責人時
歷史沿革:
建國前屬封川縣文西鄉。
1950年文東、文西兩鄉合并為封川二區。
1958年成立漁澇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