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造鎮 | 隸屬:番禺區 |
區劃代碼:440113103 | 代碼前6位:44011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粵A |
聯系電話:020-84726770 | 郵政編碼:511436 |
轄區面積:約14.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58萬人 |
人口密度:約3244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番禺區新造鎮新廣路1號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造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是新造鎮唯一的一個社區,故名。2002年設立新造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崇德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崇德村委會位于新造鎮中心地帶,是街道居民、村民混居,農業人口543戶,人口1514人,下轄八個村民小組,常住本村街道居民約800人,外來人員約1300…[詳細] |
秀發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番禺區新造鎮秀發村靠近新造圩,東面是北約村和谷圍新村,南面連接崇德坊、西澗坊,西面是珠江河道和隔河相望小谷圍島的廣州大學城,北面番禺氮肥廠和農場村;村…[詳細] |
曾邊村 | ~202 | 村莊 | 曾邊村位于新造鎮的西南邊,靠近珠江邊地處新造鎮、南村鎮、化龍鎮交界,由曾邊、文山、白賢堂、新村、格村五自然村組成,全村共分為六個村民小組。廣州地跌四號…[詳細] |
南約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南約村村委會位于鎮政府對面,面積約2300畝土地,下轄8個村民小組,為人口1420人。地處丘陵山崗地帶,南約村委會利用本地的特點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詳細] |
北約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新造鎮北約村位于番禺區中心區的東北部,新造鎮的中部,毗鄰谷圍新村,村域總面積約1.41平方公里,村內人口1147人,流動人口400多人,現我村的土地面…[詳細] |
東西莊村 | ~205 | 村莊 | 東西莊村是位于新造鎮最東面由東莊和西莊兩條自然村組合已成的村莊,在廣州大學城規劃范圍內,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9人。
我村以發…[詳細] |
思賢村 | ~206 | 村莊 | 思賢村位于新造鎮東北面,與化龍鎮相鄰,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由思賢、大崗、山屋、沙園四個自然村組成,分為9個村民小組,共567戶,戶籍人口1537人。本…[詳細] |
農場村 | ~207 | 村莊 | 農場村委會位于興業大道谷圍新村,面積約0.38平方公里,下轄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0人,是新造鎮最小的村委會。
農場村委會距離市區20公里…[詳細] |
練溪村 | ~209 | 村莊 | 為配合大學城建設,我村的全體村民已于2003年5月31日搬遷到位于新造鎮西北面、興業大道旁的谷圍新邨內居住。邨內共有6條行政村,居住人口數約1萬多人,…[詳細] |
郭塱村 | ~210 | 村莊 | 郭塱村原位于新造鎮小谷圍島中部,總面積1486.527畝。因廣州大學城的建設,于2003年全村遷至新造鎮谷圍新邨,現在我村人口就有739人,共255戶…[詳細] |
地名由來:
新造鎮因明景泰五年(1454年),人們在河灘造地,筑堤建圩,故名新造。
基本介紹:
[概況]新造鎮位于番禺區東北部,珠江主航道橫貫全鎮,與廣州大學城一河之隔,總面積14.12平方公里,轄崇德、秀發、南約、曾邊、北約、東西莊、思賢、農場、練溪、郭塱10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4584人,其中常住人口14272人,外來人口10312人。2005年,新造鎮實現社會總產值27.29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8.53%;地區生產總值7.97億元,增長5.05%;工農業總產值20.77億元,增長37.36%。
[工業]2005年,全鎮有工業企業108家,其中私營企業54家,個體企業54家,從業人員9826
人。年產值500萬元以上規模的企業23家,超億元企業2家(立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新造鎮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新造鎮榜上有名。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新造鎮人口數量為4.58萬人,位列番禺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6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新造鎮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新造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新造鎮聯系電話:020-84726770
文化旅游:
清 番禺 屈大均墓 位于番禺市新造鎮思賢村寶珠崗麓。墳面呈“凸”字形,灰沙建造。前寬14.50米、后寬6.80米、縱長9.80米。墳頭呈馬鞍形,正中嵌高0.93米的青石碑,中刻楷書“明屈翁
歷史沿革:
清代,為茭塘都的新造堡、穗石堡,是茭塘巡檢司駐地。
清末,屬茭塘司深水社鄉。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第二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底,番禺縣治遷至新造。
1949年10月,屬禺南東區。
1952年,屬第二區。
1953年4月,屬第五區。
1955年,屬南村區。
1957年,撤南村區,析出新造鄉。
1958年10月,并入南村團;同年12月,屬南村基層公社。
1962年1月,析出新造公社。
1984年,為新造區
屈大均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吟詠過南國木棉,卻少有像這首《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寫得那么酣暢淋漓、雄奇絢麗的:十丈珊瑚是木棉,花開紅比朝霞鮮。天南樹樹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憐。海祠前十余樹,祝融旌節花中駐。
關良(1900--1986),字良公。廣州番禺新造鎮南亭村人, 1917年赴日本學習油畫,1923年回國,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參加過北伐戰爭,任政治部藝術股長,30~40年代輾轉于廣州、上海、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