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同村 | 隸屬:東涌鎮 |
區劃代碼:440115103221 | 代碼前6位:4401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A |
聯系電話:020-84916470 | 郵政編碼:5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辦公地址:南沙區東涌鎮裕豐路18號聯系方式 |
地名由來:
取大烏頭自然村“大烏”二字,后改名為“大同”,故名。
基本介紹:
大同村位于東涌鎮的北部,于沙灣水道與騮江水道交匯處,是番禺的重要交通樞紐。大同村原稱大烏村,轄大烏頭、南邊月兩個自然村,取大烏頭自然村“大烏”二字故名。清代康熙二十五年以黃、吳、梁、馮、陳姓開村。村民姓氏主要有梁、黃、何、馮、陳、郭、彭、張、鐘、盧、黎等。解放初至文革時與太石生產大隊合并成一個生產大隊。文革后拆分成大烏生產大隊和太石生產大隊,后于1998年改名為大同村。
大同村總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20畝,共有14個生產隊,1個經濟社,1所小學,1所幼兒園,1家醫院,總戶數1140戶,總人口14459人。村經濟主要以工業為主,村內有內外資企業94家,工業項目主要有五金、制衣、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大同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大同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大同村榜上有名。
大同村聯系電話:020-84916470
歷史沿革:
大同村原稱大烏村,轄大烏頭、南邊月兩個自然村。
清康熙二十五年,由黃、吳、梁、馮、陳姓開村。
人民公社化時與太石生產大隊合并成一個生產大隊,屬魚窩頭鎮。
20世紀70年代末分成大烏生產大隊和太石生產大隊,1987年后各自為村建制,大烏村于1998年改設大同村民委員會。
2006年屬南沙區東涌鎮。
周邊相關:
大同村附近有南沙濕地公園、百萬葵園主題公園、南沙天后宮、十八羅漢山森林公園、南沙十九涌漁人碼頭、黃山魯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新墾蓮藕、廟南粉葛、小虎麻蝦、番石榴葉茶、石門蠔、橫瀝甜玉米等特產,有黃閣麒麟舞、南沙水鄉婚俗、南沙媽祖信俗、南沙賽龍艇、廣州象牙雕刻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大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