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公園占地面積31.5公頃,位于東城、石龍、石碣之間,莞龍公路與莞碣公路的交匯點的銅嶺。公園南面與莞龍路相接,西面是銅嶺山,山頂有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榴花塔,北面有抗日紀念亭。是一個集休閑與豐富的文化內涵,游樂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的綜合性園林生態式公園。榴花公園內有花溪銀塘、弘化寺、神仙床、七娘潭、銅鼓角等豐富的傳說和文物遺址,周圍有鰲峙塘的許公巖、徐景唐故居、海潮庵、余屋進士牌坊等旅游景點。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游覽勝地。廣東東莞市
榴花塔在附城銅嶺,在主要的公路旁邊,十分醒目。據說它是明朝萬歷年間當地人袁昌祚、袁應文所建,他們是當時的解元,也就是科舉當地第一名,象唐伯虎那樣有名的人物,而且后來也上京考中了進士。他們當時建塔是因為當地有兩條流經這個地區的河總是泛濫,所以建塔以鎮之。這銅嶺離峽山七八里,受到東江潮汐的影響,為大水口,所以按古時風俗是必須建塔的,象杭州的六合塔就是建來鎮壓錢塘潮一樣的道理。這個塔到1935年重建過一次,但登臨時已見到墻皮剝落,磚石松動,很有些危險,所以到1999年全面維修,塔以紅砂貯存巖為基礎,青磚灰沙砌筑,為平面八角形,塔分七層,高39.75米,每層有凌角子疊澀出檐挑出平座,沿穿壁梯級繞平座分級可登。倡建人袁昌祚《募建榴花塔疏》道明
袁振英故居位于東城街道溫塘社區茶中村南邊路28號,GPS坐標:北緯23°0257.3,東經113°4953.3,海拔高程21米。袁振英(1894-1979),筆名震瀛。1894年7月14日出生于此地,11歲隨父母到香港,并進入香港的英文學堂讀書。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學院學習。1920年任《香港晨報》及廣州《民號報》《新民國報》。在此期間,為聲援廣東學生反對“二十一條”、-日貨的斗爭,組織廣東游東記者團赴日本、朝鮮等地進行宣傳活動。同年7月回國途經上海時,應陳獨秀之邀,擔任《新青年》“俄羅斯研究”專欄的主編工作,積極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同年8月加入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并參加《共產黨》月刊的工作。為中國共產黨和中
榴花抗日紀念亭坐落在東莞市東城區峽口村銅嶺山北面。東莞市政府于1997年7月出資修建。1998年10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這里舉行東莞抗日模范壯丁隊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暨榴花抗日紀念亭落成典禮。沿著銅嶺北面山峰拾級而上,可以看到矗立在山頂的榴花抗日紀念亭。臺階兩邊種有郁郁蔥蔥的青松,一直延伸到亭前。紀念亭呈四角亭形結構,高10米,共分三層。亭底層的正面掛著刻有“榴花抗日紀念亭”的牌匾。亭里立有一塊抗日紀念碑。整個紀念亭占地面積約1480平方米。1938年10月12日,日軍在大亞灣登陸。石龍、廣州、虎門相繼淪陷,莞城危在旦夕。15日,中共東莞中心縣委迅速組建東莞抗日模范壯丁隊,抵抗日軍的入侵。10月19日,中共東莞中心縣委決定,由社
中共東莞二線縣委機關遺址位于東城街道溫塘社區皂二村南元巷,GPS坐標:北緯23°0250.6,東經113°4942.6,海拔高17米。1942年5月,中共粵北省委被破壞。根據形勢的需要,東(莞)寶(安)前線地區于1942年7月成立中共東(莞)寶(安)臨時工作委員會,書記黃宇,組織部長王士釗,宣傳部長劉汝琛,領導東江敵后前線的東莞、寶安、增城等地黨組織,機關設在東莞林村。為了準備堅持長期斗爭,東寶臨工委決定把黨組織分為一線、二線,一線負責支援部隊,二線負責秘密斗爭。根據東莞地區遼闊,各地政治條件不同的情況,東寶臨工委又決定將東莞縣一線黨組織劃分為前線和后方兩個縣委。同年7月,中共東莞一線后方縣委在東坑盧動家成立,轄東莞廣九鐵路兩側地區
中共東莞縣特派員機關遺址位于東城街道溫塘社區袁澤光(溫塘鄉人,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家里,GPS坐標:北緯23°0259.8,東經113°4949.5,海拔高程34米。1943年4月,中共東莞一線、二線縣委撤銷,改設特派員。陳銘炎任中共東莞縣特派員,方定、王文魁、劉志遠任副特派員。東莞縣特派員隸屬中共東江前線臨時工委領導,機關設在溫塘鄉袁澤光家里,下轄厚街、太平、大嶺山、水鄉、清溪、常平六個區。陳銘炎在溫塘主持全縣工作,下鄉工作時,他堅持與群眾一起吃地瓜、喝粥水、食野菜,進一步提高了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威信。1943年上半年,為戰勝嚴重經濟困難,中共東莞組織領導人民群眾進行生產自救,種下大批旱地作物和秋收作物。同時,發動群眾開展
溫塘革命烈士紀念碑及烈士陵園坐落在東莞市東城區溫塘村南面大王公山下的溫塘聯辦中學校園內。1966年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袁羅炯、盧昌、袁橋穩、袁丑引、袁旭基、袁發枝、鐘根、李妹、袁成、陳林、袁鄧加、袁丁、袁啟厚、袁咸陳、袁享等16位革命烈士而建。紀念碑坐西朝東,水泥紅磚構筑,碑座呈正方形,邊長1.9米,碑高4米。碑的正面用紅漆刻有碑文,字跡現已全消。為紀念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剿匪戰斗中犧牲的溫塘籍烈士,溫塘村委會于2002年10月在溫塘年豐山莊年豐樓旁邊山麓新建革命烈士陵園。烈士陵園占地面積達3000平方米。園內新建有黃色琉璃瓦的烈士紀念亭,亭長13.1米,寬10.8米,高12米。紀念亭的正前方沿著臺階而
趙玉女墓位于東城區石井村獅子嶺。又稱皇姑墳,建于宋淳祐六年(1246年),面積80平方米。先后三次重修。墓前的石人、石馬、石獅、石羊、華表無存。1988年重修時,在墓左中部壁上發現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東莞知縣馬逢樂對保護該墓的碑刻。趙玉女(1159~1245年),南宋高宗之女,宋室南渡時散于民間,被起兵勤皇的東莞人鄧銳收留,后許配其子鄧惟汲為妻,宋光宗即位后,玉女得認為皇姑,其夫鄧惟汲被封為“稅院郡馬”,附城主山村的女婿黃壽昌被封為“郡馬婿”。宋樞密院丞相趙汝遇特為黃壽昌書寫了“國戚名家”的木匾額(匾長2.36米、寬0.95米),字為陽刻、貼金箔,今掛在主山村黃氏宗祠內。趙玉女住所多種梅花,故稱“梅墅”,今存部分遺跡。19
•東莞八景之一,在古代是東莞的象征,倍受市民及外來游客鐘愛。景點介紹旗峰公園位于莞城以南4公里的黃旗山,公園占地面積1600畝,內有山林公園、人工湖、植物園、黃旗古廟、黃嶺道院、廉泉、黃旗山頂燈籠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十數處,是游人踏青、了解東莞歷史的好去處。旗峰公園內有海拔189米的黃旗山,形似旗展,唐代以前稱“黃嶺”,是東莞的象征。“黃旗嶺頂掛燈籠”是民間傳說的東莞八景中的第一景。山下有建于宋代的黃旗觀音古廟,逢年過節,游人如潮。山麓尚存古井,名“廉泉”,傳說飲廉泉水,可使人變得廉潔。地址:東莞市東城區莞大道旗峰路1號類型:城市公園游玩時間:建議2小時電話:0769-22463895開放時間:6:00-22:00門票信息:
虎英森林公園位于東莞市東城區東南的黃旗山麓,西有黃旗公園,北有新世界花園、愉景花園,東鄰峰景高爾夫球場,占地面積150多公頃,建有雕塑園、虎英閣、云雨橋、羅馬柱林和燒烤場等娛樂設施。交通在東莞市區可到文化廣場乘莞城——綠色世界的專線巴士前往,在虎英公園下即到。門票/開放時間20元廣東東莞市
徐氏宗祠在東莞市東城街道鰲峙塘村,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該祠長42米,寬22米,青磚構筑,整個建筑物保存完好。現仍有徐氏宗祠木匾一塊,是巡按廣東監察御史李時華題。其第一進屋脊則以石灣大型堆塑釉陶裝飾,造型生動,工藝精湛,保存完好,是一組稀有的陶瓷藝術品。鰲峙塘是明天啟四年(1624年)刑部尚書徐兆魁的故鄉。徐兆魁字策廷、號海石,明萬歷四年(1576年)舉人,萬歷四十年(1586年)進士,歷官監察御史、太仆寺少卿、右僉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刑部尚書。
余屋牌坊位于東莞市東城區余屋村村口。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為表彰余士奇父子而賜建。清光緒年間、1993年、2000年重修。牌坊為四柱三間三樓。明樓為木結構歇山頂,額施如意斗栱承重。坊額一面刻“進士”、一面刻“賜恩”四個大字。余士奇,東莞余屋村人。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授官寧國知府,斷疑案快速準確,卒于任。其父余宗旦,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得敕賜文林郎。同年九月賜建此牌坊。1989年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中共東莞縣委機關遺址位于東莞市東城區溫塘社區茶嶺坊向南邊的袁厚常家的一間平房里,占地約60平方米。1940年6月,中共東寶聯合縣委撤銷,由陳銘炎、黃樹楷、王士釗三人作為縣委委員,組成中共東莞縣委,陳銘炎任縣委書記、黃樹楷任組織部長、王士釗任宣傳部長,謝陽光任武裝部長,王河任婦女部長。縣委機關設在溫塘村袁厚常家。當時東莞縣委的工作主要是領導東莞人民開展敵后抗日斗爭,在水鄉一帶組織抗日武裝和抗日團體,在大后方開展工作。(東城區委宣傳辦祁曉峰)
下橋錢氏宗祠位于東莞市東城街道下橋社區,年代為明清。東莞東城下橋村,面積約為3.82平方公里,是東莞境內唯一的一個由錢姓人口組成的村,現有錢姓族人2600余人。村中有一座古老的錢氏宗祠,宗祠石柱上刻著一副對聯:“勛封吳越舊家本在錢塘,官守惠陽近派始分東莞”,顯示該村錢氏源自浙江錢塘。2019年4月19日,下橋錢氏宗祠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衛佐邦墓位于東莞東城區同沙林場飛鵝嶺。在同沙生態公園里面,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保存了多處歷史遺址和人文景勝。園區里青山綠水環繞的飛鵝山上,有一座鮮為人知的百年將軍墓——衛佐邦墓。2008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余氏宗祠位于廣東東莞市東城街道余屋社區,是一處始建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的家族祠堂建筑,屬于余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長53米,寬17.4米,總面積約922平方米。紅石青磚構筑,分四進。正門橫匾書“余氏宗祠”,第二進有一木匾,正面書“風采流芳”,背面書“兩朝良弼”,為浦江阮尚忠題。整個建筑物保存完好。有碑刻“余氏祠堂記”一塊,為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所刻,是進士中憲大夫、戶部尚書郎陳嘉言撰文并書篆的。該碑記述余氏家族從宋到明南遷東莞定居的過程。為研究東城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東莞海潮庵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東城區鰲峙塘四村內,面臨東江南支流,與石碣鎮隔江相望,一條堤岸公路如飄帶般橫亙在它的前面,連接一千米外的石碣大橋。南距深圳78公里,北至廣州62公里。廣深鐵路的石龍站就在附近,約十數分鐘車程,交通便利。海潮庵始建于明朝天啟年間(公元1627年),距今已有380多年的歷史。由鄉人徐兆魁倡議捐建。徐兆魁,明萬歷年間曾任刑部尚書,后歸隱故里,樂善好施,德高望重,人所敬仰。據當地村民介紹,東莞自古為沖積平原,河流縱橫交錯,海潮庵因面向濤濤的江水,遂得名“海潮庵”。據海潮庵牌匾記載,海潮庵屢經興廢。明清歷代海潮庵多次重修,清道光年間(1782—1850年),住持佑賢和尚重建海潮庵重建。解放初期,海潮庵又一度荒廢,時修
中共東莞縣委機關舊址位于東城街道溫塘社區茶中村南邊路28號,年代為1940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8年10月,被公布為第十一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滴水及外墻為界。面積:90.8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東、北、西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各向外延伸2米,不足2米的以相鄰建筑物滴水及外墻為界;南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向外延伸12米。面積:276.3平方米。
周屋周氏宗祠位于東莞市東城街道周屋社區三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2年11月,被公布為第九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祠堂四周民居滴水為界。面積527.8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各向外延伸5-10米。面積1287.5平方米。
立新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東城區立新犬眠嶺村北面的金桔嶺山南坡,建于1966年。紀念碑內安葬著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蔡焯、張檢、袁生等14位烈士的骸骨。紀念碑占地面積150平方米,碑高5.4米。碑座呈正方體,邊長2米,用水泥、紅磚構筑。碑的正面朝東南,碑身中間豎刻著“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紀念碑座上面橫刻著“永垂不朽”四個字。碑座中間是油漆書寫的碑文,現字跡全消。周圍是140平方米寬的水泥平臺,平臺四周種有青松翠竹,四季常青。因城市建設的需要和原有的紀念碑年久失修,1997年底拆除舊紀念碑。2000年3月,立新村委會在洋杞坑村與洋田瀝村交匯處的山頂重建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廣場占地面積1224平方米,新紀念碑
溫塘文閣位于東莞市東城街道溫塘社區文塔公園內,年代為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2年11月,被公布為第九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文物本體外緣起各向外延伸5米。面積120.2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各向外延伸10米。面積575.7平方米。
東江縱隊抗日浮雕位于東城街道榴花公園英雄廣場紀念景區內,GPS坐標:北緯23°0509.8,東經113°4847.9,海拔高程40米。東江縱隊是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創建的一支華南人民抗日武裝。在華南抗戰的艱苦歲月里,東江縱隊在中共中央、中共南方局和廣東黨組織的領導下,在廣大人民群眾和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的大力支持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1.1萬余人的人民抗日武裝,并堅持在華南敵后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搶救了大批愛國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盟軍武裝人員和國際友人;英勇打擊敵人,積極配合全國抗日戰場和盟軍對日--作戰;在東江和北江廣大地區,建立了總面積6萬余平方里、人口450萬以上的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成為威震
紹賢家塾位于東莞市東城街道溫塘茶下村中和圩,年代為1937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9月,被公布為第十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四周民居滴水為界。面積613.4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各向外延伸5-10米。面積1532.8平方米。
烏石崗黎氏宗祠位于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烏石崗工業區,年代為明-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2年11月,被公布為第九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祠堂四周民居滴水為界。面積670.3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各向外延伸5-10米。面積1785.4平方米。
修鰲峙塘圍堤記碑位于東莞市東城街道鰲峙塘社區東路口,年代為194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9月,被公布為第十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亭外緣各向外延伸2米。面積227.2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各向外延伸10米。面積897.7平方米。
主山黃氏宗祠位于東莞市東城街道主山社區主山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2年11月,被公布為第九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祠堂四周民居滴水為界。面積660.2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各向外延伸5-10米。面積1991.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