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宗祠——中共東莞縣委機關遺址位于常平鎮橋梓村(橋梓村原名為屋廈),整座宗祠占地300平方米。GPS坐標:北緯22°5845.3,東經113°5810.8,海拔高程8米。1925年秋,在中共黨員、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蔡如平的組織發動下,屋廈農民協會在周氏宗祠成立。農會的主要負責人是周達墀(周時泰)、周一夔,會員約300人。農民協會組織農會會員和農民自衛軍,與土豪劣紳進行斗爭。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政變,共產黨轉入地下活動。是年秋,中共東莞縣委成立,縣委書記蔡如平化裝成豬肉販子,帶領部分縣委成員秘密轉移到屋廈,繼續堅持斗爭。在周達墀的商店里設立縣委機關,該商店為周氏宗祠的附屬建筑(現已拆毀)。縣委將全縣農民武裝編成三
是明代賢臣李覺斯的故鄉。據說李覺斯晚年因直言進諫,觸犯皇帝而被削官為平民。從此回故鄉隱居數十年,百姓便把他隱居的地方稱為隱賢山。隱賢山位于常平鎮麗城開發區內,占地五十多萬平方米,是東莞大型文娛、旅游、度假中心。隱賢山莊里的古典建筑和雕塑體現出中國傳統的“儒、道、佛”的思想,包含著較濃的文化內涵。景區內有我國最大的以二千噸天然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普慈觀音圣像(29米高)。隱賢山莊里的“老三寶”(隱賢寺、晚翠居、孝思寺)和“新三寶”(“喜鵲登梅”對瓶、明青花瓷“龍紋盤碗”、釉裹紅大缸)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設計獨具匠心的中華音樂噴泉,利用燈光變化及水型組合,噴射出能營造不同視覺效果的圖形,融合了道家之八卦造型,巧妙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
現代李任之故居,位于常平鎮橫江廈村,占地面積約210平方米,為一間青磚石腳古老大屋。此故居建于清代,是李任之的祖籍故居,由大院與三間房屋組成。大院四周為青磚建成的圍墻,大院門在三間房間的右側,大門向南,空地右側種有一棵龍眼樹。李任之故居坐西南向東北,由大院與四單間排列民居建筑組成。每間面闊3.7米,進深7米。磚木構成,懸山頂,墻體正面為清水砌墻,其余與泥磚砌筑,當地俗稱“金包銀”。其中第一間較為講究,有木雕封檐板,檐下壁畫以花鳥為主,墀頭有灰塑。房內靠玻璃天窗。2004年由常平鎮有關部門進行了維修,現有專人管理,保存較好。2004年1月,李任之故居被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地址:東莞市常平鎮常平鎮橫江廈村類型:名人故
鲇魚山周氏古墓葬位于常平鎮盧屋村鲇魚山,年代為南宋。類別為古墓葬。2018年10月,被公布為第十一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兩座交椅墓的主體范圍四向外擴6米。面積:736.26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南至周宋維夫婦合葬墓南側20米;北至周岐秀夫婦合葬墓北側30米;西至周宋維夫婦合葬墓西側30米;東至“周岐秀墓園”牌坊東側7.5米。面積:3888.88平方米。
橋梓村古建筑群(含周氏宗祠、秀祉宗祠、浣微書屋、培秀宅第、人瑞園)位于常平鎮橋梓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第八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
頌遐書室位于常平鎮橋瀝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第八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
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位于常平鎮文化中心一樓,GPS坐標:北緯22°5810.3,東經113°5921.1,海拔高程13米。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場館面積200平方米,于2008年5月正式開館。該館主要負責收集、存放、保管、展示常平鎮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李任之的學習、工作、生活等物品及有關資料。該陳列館擁有關于李任之的各類展品近200件,錄音錄像資料15件。2008年4月,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被東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東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5月,被命名為東莞歷史人文傳承基地;2010年4月,經中共東莞市委審定同意,確定為東莞市第二批中共黨史教育基地。
李恩烈士墓位于常平鎮橫江廈村長埔山頭,GPS坐標:北緯22°5946.5,東經114°0106.2,海拔高程24米。新中國成立后,當地人民政府組織各村干部及其家屬在常平谷亭召開追悼大會,親屬將李恩的骨灰移至橫江廈村長埔山頭的墓地安放。該墓用水泥青磚建成,用麻石作墓碑,墓地占地面積5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