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東三村 | 隸屬:東洲街道 |
區劃代碼:441502005204 | 代碼前6位:441502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N |
長途區號:0660 | 郵政編碼:5166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榮譽排行:
2022年1月,廣東省鄉村振興局確定東三村為2021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創建單位。
2020年8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首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名單,東三村榜上有名(青棗)。
2019年9月,東三村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東三村委會位于汕尾市汕遮公路(X141)路邊,總面積約5.5平方公里,下轄有南門、石古兩個自然村,共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約6000多人,是東洲街道較大的行政村。東三村村委會距離-區3公里,距離街道0.5公里,相鄰四個村委會,人口集中。地處沿海丘陵地帶,東三村委會利用本地人緣地理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經過多年探索發展,逐步形成商品及漁農產品集市貿易中心、海上捕撈、農業生產花生、水果種植,以經商、海上作業為主、農業為副的發展模式。
東三村與東四村、東二村、東一村、湖東村相鄰。
歷史沿革:
相傳該村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其先祖從福建、陸豐等地遷居此地,土改時為東洲坑的三村。
解放初屬東州鄉,屬田墘區。
1959年,東洲坑的南門和下鄉仔劃分為東三大隊。
1963年改為東二大隊,屬田墘公社。
1997年東洲坑的南門和下鄉仔、石鼓村三個自然村劃分為東三管理區。
1999年改為東三村委會,并沿用至今,屬東洲街道。
東三村的姓氏以李、張、江、尤、翁、陳等居多。
周邊相關:
東三村附近有海豐紅宮紅場舊址、鳳山祖廟旅游區、銅鼎山旅游區、紅海灣旅游區、海豐蓮花山等旅游景點,有海豐油占米、虎噉金針菜、陸河木瓜、海豐蓮花山茶、陸河青梅等特產,有正字戲、陸豐皮影戲、汕尾滾地金龍、白字戲、河田高景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