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華光社區 | 隸屬:谷饒鎮 |
區劃代碼:440513106003 | 代碼前6位:440513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D |
聯系電話:0754-876173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辦公地址:華光社區中二區十九巷1號 |
地名由來:
寓意華麗光彩,故名。
基本介紹:
華光社區簡介
華光社區,位于谷饒鎮南部,古稱“赤寮下家”或“赤寮下堡”,七十年代末改為華光鄉,俗稱華里鄉,是谷饒張氏的發祥地。創村于明朝洪武年間(1368-1398),因昔年該地缺水干旱,赤地一片,故稱赤寮村。
華光社區現有人口13366人,共2300戶,全為張姓,面積(包括山地)4平方公里,交通方便,國道洪和公路跨越工業區進入貴嶼鎮境內,谷貴公路從寨中心穿過,村內工業區大道與兩公路相連,形成東、西、南、北互相貫通的交通網絡,是谷饒鎮的南大門。轄區內規劃有工業區及住宅區,住宅區劃分為十二個小區,方便管理與辨認。
社區在1978年改革開放前,群眾以務農為主,耕地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蔬菜、生
華光社區聯系電話:0754-87617354
歷史沿革:
明洪武年間(1368-1398),祖先到此創村,分“上堡、華里、茂廣”等聚落,該處為“華里村”,也稱“赤寮一下家”,清末人民興修水利,使農業生產得到發展,五谷豐登,改名谷饒,華光也稱谷饒下家,新中國成立后定名華里鄉,后因潮陽縣內多處華里之稱,故縣政府在1980年把華里改名華光,1984年稱“華光鄉”;1986年稱“華光村委會”;1988年稱“華光管理區”;1999年稱“華光居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華光社區附近有汕頭蓮花峰風景區、大峰風景區、潮陽靈山寺、潮陽蓮花峰摩崖石刻、姚氏大宗祠(潮陽青年抗日救亡同志會舊址)、海門蓮峰書院等旅游景點,有西臚烏酥楊梅、金玉三捻橄欖、潮陽姜薯、鴛鴦膏蟹、酥皮蟹盒、鱟馃等特產,有潮陽英歌、潮陽剪紙、潮陽笛套音樂、貴嶼雙忠信俗、潮陽英歌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