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歸街道 | 隸屬:白云區 |
區劃代碼:440111020 | 代碼前6位:440111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粵A |
聯系電話:020-31924746 | 郵政編碼:510000 |
轄區面積:約26.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9.48萬人 |
人口密度:約7296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白云區龍歸街龍瑞街13-14號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龍歸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管轄地位于龍歸墟,故名。1990年設立,屬龍歸鎮管轄。2004年龍歸鎮與太和鎮和并,改由太和鎮人民政府管轄;沿用至今。…[詳細] |
龍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龍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龍悅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龍悅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東湖映月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東湖映月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匯雅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因居委會主要管轄南大門商住城、天龍花園、匯雅花園、天鴻花園四個小區,故名。…[詳細] |
金龍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因居委會主要管轄金龍花園、銀龍花園、九龍花園、龍鳳花園,辦公地點設在金龍花園,故名。…[詳細] |
龍安社區 | ~008 | 主城區 | 龍安社區:2022年6月成立,由龍悅社區析置而來。東至東悅新街、西至鐘永路、南至龍悅中路及龍歸學校、北至龍悅北街,其中包括龍悅一街1—3號,龍悅二街1…[詳細] |
柏塘村 | ~214 | 村莊 | 柏塘村位于106國道與北二環路(北村站)交界的東北角,是太和鎮轄內的一個村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轄內有10個村民小組(經濟社),4個自然村,本地…[詳細] |
北村村 | ~215 | 村莊 | 北村村位于太和鎮的西北部,全村總面積約2.3平方公里,下轄7個經濟社(村民小組),總人口2007人,外出僑胞有近4000人,是廣州市著名僑鄉。
…[詳細] |
夏良村 | ~216 | 村莊 | 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夏良村委會位于106國道東面,105國道西面,市一環路共穿我村。面積5.03平方公里,下轄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400多人。
…[詳細] |
南村村 | ~217 | 村莊 | 南村地處白云區太和鎮龍歸片區,距廣州市區18公里,面積約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0多人,有14個經濟社。南村約于南宋中期建村,距今已有800年歷史。…[詳細] |
園夏村 | ~218 | 村莊 | 園夏村會位于106國道龍歸段西面,面積約 1平方公里,下轄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700多人,外來人口約5000人,是太和鎮最西面的村委會。
…[詳細] |
南嶺村 | ~219 | 村莊 | 白云區太和鎮南嶺村民委員會位于太和鎮106國道龍歸路段西南面邊陲,面積約2.3平方公里,下轄12個經濟合作社,現有戶籍人口3172人,外來人口約900…[詳細] |
永興村 | ~220 | 村莊 | 永興村位于白云區太和鎮南面,東與大源村相隔,南與永平街東平交界,西與南村、南嶺村接壤,北與石湖村相連,是一個位置優越的鄉村。廣從公路、陳太路貫穿永興東…[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蛇山圩,后雅化為龍歸圩,因此得名。
基本介紹:
龍歸街道位于白云區中部幾何中心,總面積26.71平方公里,街道下轄龍歸、龍悅、龍安、龍穗、匯雅、東湖映月、金龍7個社區及永興、南村、南嶺、園夏、夏良、柏塘、北村7條村,現常住人口20.9萬,其中戶籍人口4.53萬。
科學定位,搶抓機遇龍歸街牢牢把握“十四五”規劃發展新起點新機遇,借助廣州民營科技園打造國家民營經濟改革創新試驗區和臨空經濟示范區的重大發展機遇,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緊緊圍繞白云區“一園兩城三都四區”平臺體系和“6+6”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布局,立足傳統產業以及新興產業的空間布局,爭創白云科創之芯,全力打造“白云區新興高質量發展的中心城區”。產業發展承載空間大,具備國家
榮譽排行: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龍歸街道人口數量為19.48萬人,位列白云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
龍歸街道聯系電話:020-31924746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五年(1586年)以后,龍歸地區屬番禺縣慕德里司管轄。
民國二十年(1931年),龍歸屬第六區。
1949年8月至12月,龍歸地區由禺北辦事處管轄。
1950年初,番禺縣設聯鄉辦事處。
1950年4月,龍歸屬六區仁風鄉。
1953年4月,龍歸地區大部分屬番禺縣十一區。
1957年2月,撤區并鄉。
全縣并為32大鄉、龍歸自成一大鄉。
1958年1月2日,劃歸廣州市郊區管轄。
1958年8月26日,龍歸鄉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