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族鎮 | 隸屬:漳縣 |
區劃代碼:621125108 | 代碼前6位:621125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J |
長途區號:0932 | 郵政編碼:743000 |
人口數量:約8643人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四族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住有包、李、薛、華四族而得名。…[詳細] |
四族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住有包、李、薛、華四族而得名。1949年解放后為貴清區四族鄉管轄,1955年為四族公社管轄,1984年社改鄉后由四族鄉管轄,2016年9月四族鄉撤鄉…[詳細] |
包家能岸村 | ~202 | 村莊 | 解放初屬貴清區馬蓮灘鄉管轄,初、高級社時稱曙光,撤區并鄉后歸四族鄉,公社化時命名為“包家能岸”,1984年設村委會。2016年9月四族鄉撤鄉改鎮為四族…[詳細] |
馬蓮灘村 | ~203 | 村莊 | 1949年曾屬貴清區馬蓮灘管區,初,高級社時稱裕明社,公社化時命名“馬蓮灘”大隊,1984年社改鄉時設村委會,2016年9月四族鄉撤鄉改鎮為四族鎮至今…[詳細] |
曾家河村 | ~204 | 村莊 | 1949年解放后屬貴清區四族川管轄,1955年為四族公社管轄,1984年社改鄉后由四族鄉管轄,2016年9月四族鄉撤鄉改鎮為四族鎮至今。…[詳細] |
周家門村 | ~205 | 村莊 | 解放初屬牙里鄉,初級社和高級社屬四族社,公社化時命名為”周家門大隊”,1984年社改鄉時設村委會。2016年9月四族鄉撤鄉改鎮為四族鎮。…[詳細] |
牙里村 | ~206 | 村莊 | 解放初設貴清區牙里鄉,撤區并鄉后,歸四族鄉管轄,設高級社時稱新綠社,后為牙里管轄,撤區并社時命名“牙里大隊”,1984年社改鄉時為村委會。2016年9…[詳細] |
草川坪村 | ~207 | 村莊 | 解放是貴清區牙里鄉,撤區并鄉為牙里管,初,高級社叫新祿,撤鄉并社歸四族公社,命名草川坪大隊,一九八四年社改鄉設村委會。2016年9月四族鄉撤鄉改鎮為四…[詳細] |
韓家山村 | ~208 | 村莊 | 1949年解放后,屬于漳縣貴清區,四族鄉管轄,1955年為四族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鄉命名為四族鄉韓家山村民委員會,2016年9月四族鄉撤鄉改鎮為四…[詳細] |
嘛咪寺村 | ~209 | 村莊 | 1984年2月公社改鄉后設村民委員會屬四族鄉管轄。2016年9月四族鄉撤鄉改鎮為四族鎮。…[詳細] |
地名由來:
解放前駐地曾住包、李、薜、華四姓,人們習慣的稱為“四族川”、“四族鎮”。
基本介紹:
四族鄉位于漳縣南部,東臨馬泉、南靠石川、草地河、西接殪虎橋、大草灘、岷縣文斗、北連鹽井。鄉政府所在地四族村距縣城38公里,為漳縣四大集鎮之一,全鄉占地139.5平方公里,境內群山環抱,溝壑縱橫,可謂“山清水秀”,地勢西高東低,海拔在1960—286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6.5℃,無霜期140天,年正常降水量為550—650毫米。全鄉共轄8個行政村,55個社,總人口10941人。
全鄉經濟主要依靠種植業、畜牧養殖業、商貿勞務及野生資源采集加工等,有耕地5萬畝,蠶豆、油料、當歸為隴上名產,近14萬畝林草山地育植了豐富珍貴的動植物資源,野生藥材的品種齊全,品質優良,數量豐盈,因而遠近聞名,被
歷史沿革:
1949年貴清區,1952年設立四族鄉;1958年為鹽井鄉人民公社四族營區,1961年為四族鄉;1965年公社合并時,因公社駐地在四族鎮,故為四族公社,1984年改為四族鄉。
2016年9月四族鄉撤鄉改鎮為四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