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關鎮 | 隸屬:武山縣 |
區劃代碼:620524100 | 代碼前6位:620524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E |
長途區號:0938 | 郵政編碼:741000 |
轄區面積:約115.5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04萬人 |
人口密度:約69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社區、3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東關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東關指古縣城東邊設立的守衛處所。1965年成立城關鎮居民委員會,2008年4月更名為東關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南關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該社區地處縣城南面,且早時設立關卡,故名。…[詳細] |
西關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西關指古縣城西邊設立的守衛處所。2003年9月成立毛紡廠設區居委會,2008年4月更名為西關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渭北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該社區地處渭河以北,故名。2008年4月成立至今。…[詳細] |
陳門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陳門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家坡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家坡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腰莊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腰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老莊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老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韋莊社區 | ~009 | 鎮中心區 | 韋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東關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東關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紅溝社區 | ~011 | 鎮中心區 | 紅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南關社區 | ~012 | 鎮中心區 | 南關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西關社區 | ~013 | 鎮中心區 | 西關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史莊社區 | ~014 | 鎮中心區 | 史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清池社區 | ~015 | 鎮中心區 | 清池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周嶺社區 | ~016 | 鎮中心區 | 周嶺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韓川社區 | ~017 | 鎮中心區 | 韓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杜塄社區 | ~018 | 鎮中心區 | 杜塄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坡兒社區 | ~019 | 鎮鄉結合區 | 坡兒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下莊社區 | ~020 | 村莊 | 下莊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令川社區 | ~021 | 鎮鄉結合區 | 令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上街社區 | ~022 | 鎮鄉結合區 | 上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下街社區 | ~023 | 鎮鄉結合區 | 下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陽光社區 | ~024 | 鎮中心區 | 陽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宜居社區 | ~025 | 鎮中心區 | 宜居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劉灣村 | ~202 | 村莊 | 因以劉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灣,故名。1949年屬城關區管轄,1965年撤區并社,屬城關公社管轄,1983年撤社并鄉,屬城關鎮管轄,1983年12月,改…[詳細] |
君山村 | ~206 | 村莊 | 因地處老君山旁,故名。1949年屬城關鎮城關區管轄,1956年撤區設鎮屬城關鎮管轄,1962年撤鎮設社屬城關公社管轄,1965年撤社設鎮,由城關鎮管理…[詳細] |
候山村 | ~212 | 村莊 | 因以侯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坡,故名。1949年屬城關區管轄,1958年屬城關公社,山丹管理區,1962年屬山丹公社管轄,1981年從山丹鄉桿樹村劃歸城…[詳細] |
奎閣村 | ~215 | 村莊 | 奎閣曾建有奎星樓,為文人學子所供奉,故名。…[詳細] |
鄧堡村 | ~218 | 村莊 | 因以鄧姓人氏聚居,且村內有座堡子,故名。…[詳細] |
康瓦坪村 | ~219 | 村莊 | 因該是康家坪和瓦舍坪合并,故名。2005年3月,撤并村,將康坪與瓦坪合并,合并后的村為康瓦坪村至今。…[詳細] |
楊坪村 | ~223 | 村莊 | 因以楊姓人氏聚居,且村內地勢平坦,故名。…[詳細] |
上溝村 | ~224 | 村莊 | 因地處山溝,故名。1949年屬城關區管轄,1962年設東順公社,屬城關區管轄,1965年撤區并社,屬東順公社管轄,1983年撤社并鄉屬東順鄉管轄,20…[詳細] |
南峪村 | ~225 | 村莊 | 南峪村地處南部山區,東西兩面是山,村莊處于三條道路交界處。峪為山谷的意思,取南面的山谷地帶即南峪為村名。…[詳細] |
何溝村 | ~226 | 村莊 | 因以何姓人氏聚居,且地處山溝,故名。1949屬縣城區城關鎮,1953年10月至1955年3月屬第一區城關鎮,1955年11月,裁區并鄉,屬城關鎮,19…[詳細] |
磨兒村 | ~227 | 村莊 | 因早年間有一盤水磨,故命名為磨兒村民委員會。…[詳細] |
西岔村 | ~228 | 村莊 | 因地處山脈的分岔口,故名。1983年12月,實行體制地,改西岔大隊為西岔村村民委員會隸屬東順鄉管轄。2003年10月撤鄉并鎮,東順鄉與城關鎮合并,西岔…[詳細] |
雷口村 | ~229 | 村莊 | 因以雷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屬城關區管轄,1962年設東順公社,屬城關區管轄,1965年撤區并社,屬東順公社管轄,1983年撤社并鄉屬東順鄉管轄…[詳細] |
北山村 | ~230 | 村莊 | 因位于縣城北面山上,所以取名北山村民委員會。…[詳細] |
黃山村 | ~233 | 村莊 | 是黃蒿坪和梁山村合并而來,合并后的村名為黃河村。…[詳細] |
黑溝村 | ~234 | 村莊 | 因村莊地處一條山溝兩側,耕地土質肥沃,多為黑土地,故名。…[詳細] |
花坪村 | ~235 | 村莊 | 因水源豐富,花草較多,地理位置處在山屲,故此得名花坪村民委員會。…[詳細] |
雷山村 | ~236 | 村莊 | 因以雷姓人氏聚居山坡,故名。1986年8月,為了增加管理,全縣增設村委會,將東順鄉紅溝村分設為紅溝、坡跟、雷山三村。2003年撤鄉并鎮,將東順鄉劃入城…[詳細] |
坪源村 | ~237 | 村莊 | 因地勢平坦,故名。1949年屬龍泉區龍泉鄉管轄,1956年撤區并鄉,屬龍泉鄉管轄,1965年撤區并社,屬龍泉公社管轄,1983年撤鄉并社,改稱坪塬村村…[詳細] |
地名由來:
因是武山縣政府所在地得名。
基本介紹:
城關鎮為縣城所在地,是全縣主要的農產品集散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全鎮現有46個村委會,15283戶,43992人。區域面積115.54平方公里,耕地40925畝,其中,退耕還林6481畝,年人均收入1286元。鎮內交通便利,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電視。
2000年以來,以舊城拆遷改造為突破口,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建成了具有現代格局和特色的新型城市,基本實現了再建一個新縣城的目標。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城關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文化旅游:
石嶺下遺址位于天水市武山縣城關鎮石嶺村,隴海鐵路南側,石嶺下文化類型命名地。甘石溝河水將遺址分為兩段,東段為崖頭,西段為西坪。遺址整體呈扇形,遺址東西長約500米、南北寬約300米,總面積約
歷史沿革:
自宋代以來,一直為縣級政權機構的駐地。
明代設仁義里、在城里二里,清代設渭陽里、臨渭里、文盈里三里。
民國屬武山縣第一區,民國二十三年設新興鎮公所。
1949年8月屬縣城區,設城關鎮、東順鄉、南峪鄉1鎮2鄉。
1950年6月至1952年7月屬縣城區,設城關鎮、東順鄉、南峪鄉、令川鄉、韓川鄉1鎮4鄉。
1953年至1955年3月屬武山縣第一區,設城關鎮、令川鄉、奎閣鄉、南峪鄉、東順鄉、韓川鄉、清池鄉1鎮6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