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草川鋪鎮 | 隸屬:清水縣 |
區劃代碼:620521113 | 代碼前6位:62052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E |
長途區號:0938 | 郵政編碼:741000 |
轄區面積:約12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727人 |
人口密度:約5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腰林社區 | ~001 | 村莊 | 腰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草川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草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教化村 | ~202 | 村莊 | 據道教始祖李耳曾在此傳經布道,教化眾人,故名![詳細] |
九龍村 | ~203 | 村莊 | 因駐地九龍自然村而得名九龍村民委員會(九龍自然村因村周圍的山系有九個分支,被稱為九條龍而得名)。…[詳細] |
火石村 | ~204 | 村莊 | 火石村原名火燒溝,因該地產有火石,故名。…[詳細] |
磨兒村 | ~205 | 村莊 | 居民地處南道河西支溝,因峽中原有立輪磨而得名磨兒村。…[詳細] |
興坪村 | ~206 | 村莊 | 因所屬興坪自然村得名興坪村民委員會(興坪自然村原稱艱坪,合作化時改稱興坪)![詳細] |
馮山村 | ~207 | 村莊 | 因馮姓人氏多,故而得村名馮山村。1949年初隸屬于天水縣社棠鎮和清水縣九龍、武當鄉馮山村。1958年為草川公社馮山大隊。1983年社改鄉為馮山村民委員…[詳細] |
水泉村 | ~209 | 村莊 | 因住地村邊有泉水而得村名水泉村。1949年隸屬于天水縣社棠鎮和清水縣九龍、武當鄉為水泉村;1958年為草川公社水泉大隊;1983年社改鄉為草川鋪鄉水泉…[詳細] |
黃崖村 | ~210 | 村莊 | 因黃姓人居住于山崖下,故而得名黃崖村。1949年初為天水縣社棠鎮;1950年隸屬于草川區黃崖村;1958年為草川公社黃崖大隊;1983年為黃崖村民委員…[詳細] |
劉莊村 | ~211 | 村莊 | 因以劉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初隸屬于天水縣武當鄉;1953年劃歸草川區管轄;1958年為草川公社劉莊大隊;1983年為草川鋪鄉劉莊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草灘里,地勢平坦,曾為天水通住陜西隴縣的要道,設有店鋪,成為名之源。
基本介紹:
清水縣轄鄉。
1958年建草川公社,1982年更名為草川鋪公社,1984年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127平方公里,人口1.1萬。有簡易公路從鄉境通過。轄水泉、南寺、興坪、二坊、下窯、劉莊、教化、磨兒、馮山、謝山、腰林、段山、九龍、火石、黃崖、草川16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薯類,盛產胡麻、葵花子、核桃。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后,境域部分村莊屬原天水縣社棠鎮管轄。
1950年,劃歸清水。
1952年,成立草川區。
1954年,改稱第八區,境域分屬景化鄉和九龍等鄉。
1955年11月,恢復草川區。
1958年1月,草川區撤銷。
1958年12月,成立草川公社。
1961年,分為草川、興坪公社。
1965年,又合并為草川公社。
1983年1月,改為草川鋪鄉。
2017年3月,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