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常營村 | 隸屬:隴城鎮 |
區劃代碼:620522103200 | 代碼前6位:620522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甘E |
長途區號:0938 | 郵政編碼:741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轄區面積:約0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473人 |
海拔:1750米 |
地名由來:
據縣志記載,在明代前期有山西商人來隴城經商定居,生三子,從此人丁興旺,到清代中期人口發展到近千人,故而得名常營村民委員會。
基本介紹:
常營村位于隴城鎮西部,距鎮政府2.5公里,全村氣候干旱,年平均降雨量690mm,氣溫10℃,無霜期175天,海拔1750米,耕地面積3977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523戶2473人。農業種植以小麥、洋芋、 玉米為主,林果業以蘋果、花椒種植為主,人多地少,農業產出效益較低,產業結構單一。
常營村與陳村村、西關村、龍泉村、張趙村、南七村、媧皇村、略陽村、范呂村、上袁村、上魏村、鳳尾村、朱魏村、王灣村、陰坡村相鄰。
文化旅游:
常平堡農村公園坐落在秦安縣隴城鎮常營村常坪山上。整個堡子形如一條船,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清同治年間,回民軍集中火力連攻三晝夜,未能攻破。當地流傳著一首民謠:“鐵打銅鑄的常家堡,巍巍不動的半個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為常營保,轄常家溝、劉家山、黑土子陳家、王家溝、趙家河五個莊。
新中國成立初為常營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公社化后改為常營農業生產大隊,并轄王溝、趙河兩個自然村的生產隊在內,屬景陽鄉。
1965年4月撤區并社后,常營村劃歸隴城公社,轄10個生產隊。
1987年在實施大村劃小村時,常營村再一次由大劃小,被分為三個行政村。
2007年在實行小村變大村時,三村再次合并為常營村民
周邊相關:
常營村附近有常平堡農村公園、秦安鳳山景區、大地灣遺址(大地灣博物館)、可泉寺、秦安泰山廟、上關明清街等旅游景點,有秦安蘋果、秦安花椒、花牛蘋果、秦安蜜桃、秦安桃子、天水花椒等特產,有秦安女媧祭典、甘谷皮影、清水道教音樂、甘谷臉譜、甘谷剪紙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