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莊鎮 | 隸屬:寧縣 |
區劃代碼:621026106 | 代碼前6位:621026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M |
長途區號:0934 | 郵政編碼:745000 |
轄區面積:約67.6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67萬人 |
人口密度:約39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2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慶新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慶”有慶賀之意,“新”因地處該鎮原新華鄉,故名。…[詳細] |
米家溝村 | ~200 | 村莊 | 米家溝以姓氏和所處地形,以轄米家溝自然村而得名。…[詳細] |
溝圈村 | ~201 | 村莊 | 以地勢命名,村民多居住于半山腰,且溝壑居多。…[詳細] |
馬家村 | ~202 | 村莊 | 馬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頡家村 | ~203 | 村莊 | 以頡姓人居住多而得名頡家。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四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第八鄉(鄖家);1962年成立頡家大隊,屬馬嶺公社;196…[詳細] |
新華村 | ~204 | 村莊 | 原名馬嶺村,1958年公社化時,給此地大隊命名“新華大隊”,有紀念新中華之意。…[詳細] |
白店村 | ~205 | 村莊 | 清末有白姓人在此開設店鋪為生故名白店。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三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寧縣第十一區第七鄉;1962年成立白店大隊,屬馬嶺公社;1…[詳細] |
丁任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以轄丁任自然村而得名,丁任自然村以“丁”姓和“任”姓而得名。…[詳細] |
鄖家村 | ~207 | 村莊 | 以居住鄖姓人居住多而得名鄖家。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四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第八鄉;1962年成立鄖家大隊,屬馬嶺公社;1965年…[詳細] |
橋子村 | ~208 | 村莊 | 以村中有一土橋而得名橋子。1980年自咀頭趙家大隊析出,成立橋子大隊,屬新華公社;1983年政社分設時,更名為橋子村,屬新華鄉;2004年新華鄉并入新…[詳細] |
咀頭趙村 | ~209 | 村莊 | 以地勢和趙姓居住多而得名咀頭趙。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七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第八鄉;1958年成立寧樂大隊,屬和盛公社新莊管理區…[詳細] |
下肖村 | ~210 | 鎮中心區 | 中華民國時期,屬太昌鎮第一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新莊)第二鄉(青牛);1958年成立下肖大隊,屬和盛公社新莊管理區;1983年政社…[詳細] |
高馬村 | ~211 | 村莊 | 村以高、馬二姓得名。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十二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第一鄉;1958年成立高馬大隊,屬和盛公社新莊管理區;1983…[詳細] |
東北門村 | ~212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新莊老城東北,故名。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九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新莊)第四鄉(新莊);1958年成立東北門大隊,屬和盛公…[詳細] |
西南門村 | ~213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新莊老城西南,故名。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十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第四鄉;1958年成立西南門生產大隊,屬和盛公社新莊管理區…[詳細] |
興戶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據“劉氏家普”記載,興戶劉家與寧縣的“十八戶劉家”同宗,因其族枝繁葉茂,人丁興旺,將居住的村莊起名“興戶”。…[詳細] |
安任村 | ~215 | 村莊 | 以轄安家塬,任家塬兩自然村的首一字而成名。安家塬、任家塬以姓氏和所處地理實體得名。…[詳細] |
坳王村 | ~216 | 村莊 | 以村中心凹陷四周高,加之王姓人居多而得名坳王。…[詳細] |
店頭趙村 | ~217 | 鎮中心區 | 相傳明末此地地處低洼常年積水,住戶多為趙姓故名淀頭趙,后演變為店頭趙。…[詳細] |
東剡村 | ~218 | 鎮中心區 | 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七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第五鄉;1954成立慶寧社;1962年,與牛吳村、方尚村合并成立慶豐社,屬新莊公社;…[詳細] |
牛吳村 | ~219 | 鎮鄉結合區 | 以牛姓、吳姓人居住多而得名牛吳。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七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寧縣第十一區第五鄉;1958年成立永寧大隊,屬和盛公社新莊管理區…[詳細] |
方尚村 | ~220 | 村莊 | 以姓方、姓尚人居住多而得名方尚。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七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第五鄉;1958年成立前進大隊,屬和盛公社新莊管理區…[詳細] |
山王村 | ~221 | 村莊 | 以姓氏和所處地形得名山王。1971年,從雨落坪大隊分出成立山王大隊,屬新莊公社;1983年改為山王村,屬新莊鄉;2002年撤鄉建鎮,屬新莊鎮。…[詳細] |
雨落坪村 | ~222 | 村莊 | “雨落坪”,據說,古時此地有處廟宇,干旱缺雨時,迷信的人便來求神取雨,有時也就應驗了,故名。…[詳細] |
西頭趙村 | ~223 | 村莊 | 中華民國時期,屬新莊鎮第十二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寧縣第十一區第一鄉(劉堡);1958年成立西頭趙大隊,屬和盛公社新莊管理區;1962年,屬新莊…[詳細] |
地名由來:
新莊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新莊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新莊鎮位于寧縣西南部,現轄 17 個村委會, 101 個村民小組, 10566 口人,土地面積 67.69 平方公里,耕地 4.24 萬畝。果業生產、規模養牛是該鄉的兩大支柱產業,也是寧縣西瓜、線椒的主要產地之一。目前已建成優質果園 2.18 萬畝,其中店頭趙村人均果園 1.97 畝,在養牛大戶李守業的帶動下,全鄉養牛規模戶發展到 156 戶。 2004 年農民人均純收入 1816 元。
自然環境:新莊鎮地處董志塬南端,總土地面積10.15萬畝,耕地面積4.22萬畝。年均降雨量500毫米,年均氣溫8.7℃,全年無霜期160天。平均海拔1170米。
行政區劃:轄14個村民委員會。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新莊鎮為2023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明洪武初年,冀北莊部分居民遷此建新村,名新莊。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境域為溫河縣新莊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費縣第三區。
1958年3月,改為新莊鄉,秋,成立新莊公社,冬,改為新莊區。
1971年6月,又改為新莊公社。
1985年,改建南新莊鄉。
1995年6月,更名為新莊鄉。
1996年5月,撤鄉設新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