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梁原鄉 | 隸屬:靈臺縣 |
區劃代碼:620822204 | 代碼前6位:620822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甘L |
長途區號:0933 | 郵政編碼:744000 |
轄區面積:約137.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8萬人 |
人口密度:約7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景家莊村 | ~201 | 村莊 | 因古時景姓人居住較多而得名。解放前歸龍王鄉。1958年歸梁原鄉設景家莊子、芋園兩個大隊。1964年合并為景家莊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設景家莊村民委員…[詳細] |
杜家溝村 | ~202 | 村莊 | 位于溝谷地帶,古時杜姓人居多,故名。解放初歸干溝橋鄉。1958年歸梁原鄉。公社化時設杜家溝大隊。1983年撤生產大隊設杜家溝村民委員會,屬梁原鄉;20…[詳細] |
朱家灣村 | ~203 | 村莊 | 因古時姓朱者沿黑河水岸的彎曲處居住,故名![詳細] |
安馮村 | ~204 | 村莊 | 取其境內安家莊、馮家堡兩自然村姓氏而得名![詳細] |
王家溝村 | ~205 | 村莊 | 因地處溝邊,住戶多為姓王者而得名。解放初歸官村鄉,1957年歸梁原鄉。公社化時設王家溝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設王家溝村民委員會,屬梁原鄉至今。…[詳細] |
東門村 | ~206 | 鄉中心區 | 因位于梁原街道東面而得名。解放前歸梁原鄉。1958年設東門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設東門村民委員會,屬梁原鄉至今![詳細] |
官村村 | ~207 | 村莊 | 因古時位于官路畔而得名。解放初歸梁原鄉,合作化時仍之,公社化時1設官村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設官村村民委員,屬梁原鄉至今![詳細] |
付家溝村 | ~208 | 村莊 | 因地處溝口,住戶多姓付而得名。解放初歸官村鄉。1957年歸橫渠鄉。1962年設付家溝大隊,歸梁原公社。1983年撤生產大隊設付家溝村民委員會,屬梁原鄉…[詳細] |
馬家溝村 | ~209 | 村莊 | 因地處溝邊,住戶多為姓馬者而得名。解放初歸橫渠鄉,合作化時仍之,1958年為中隊,歸梁原鄉。1961年歸橫渠公社。1962年設馬家溝大隊。1964年歸…[詳細] |
新莊塬村 | ~210 | 村莊 | 因位于黑河北面的小殘塬地帶,故名。解放初歸梁原鄉,1958年歸梁原公社。1961年歸橫渠公社,1963年設新莊塬大隊。1964年歸梁原公社。1983年…[詳細] |
橫渠村 | ~211 | 村莊 | 因地處黑河畔一條橫出的溝渠旁而得名。解放初為橫渠鄉,合作化時仍之;1958年歸梁原公社;1961年為橫渠公社駐地;1964年為橫渠大隊,歸梁原公社管轄…[詳細] |
張家塬村 | ~212 | 村莊 | 因有姓張者在一平原居住而得名。解放初歸橫渠鄉。合作化時仍之。公社化時歸杜家庵大隊。1961年歸橫渠公社。1962年成立張家塬大隊。1964年與杜家庵合…[詳細] |
溫家莊村 | ~213 | 村莊 | 因古時有姓溫者居住而得名。解放后歸梁原鄉。1962年設溫家莊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設溫家莊村民委員會。2004年撤銷杜家庵村民委員會,并入溫家莊村民…[詳細] |
地名由來:
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在梁原設置良原縣,因縣西南三十里有良塬,故以此名。明代設良原鎮。后訛為梁原。也有人認為是“梁苑”!傲涸贰笔菛|漢沖帝劉炳時的太后梁妠的后花園。梁妠是安定烏氏(現甘肅平涼西北)人。還有傳說梁原是春秋時期梁惠王的都邑,也許梁原名稱也與此有關,F在蒲窩鄉還有傳說為“天子墳”的梁惠王墓。
漢沖帝劉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 ,漢順帝劉保之子,母虞貴人 ,東漢第八位皇帝,144年八月—145年正月在位。 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劉炳被立為皇太子。八月,漢順帝去世,年僅兩歲的劉炳繼位,是為漢沖帝,尊漢順帝皇…… 劉炳詳細信息++
梁妠(106年—150年4月6日),安定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人,大將軍梁商之女 ,漢順帝劉保的皇后。梁妠少時聰明賢惠,善做女工,精通經史。十三歲時入宮,被漢順帝封為貴人。陽嘉元年(132年),被立為皇后。 建康元年(144年),漢順帝…… 梁妠詳細信息++
魏惠王,又稱梁惠王(惠王由安邑遷都大梁(開封)后,魏國亦稱梁國),《竹書紀年》作“梁/魏惠成王”,姬姓,魏氏,名罃,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孫,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罃即位正是魏國鼎盛時期,但在以后的戰爭中,“東敗于齊,西喪秦…… 魏罃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自然地理
梁原鄉地處靈臺縣西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川、塬間有,境內有兩川(南川、黑河川)、兩塬(張家塬,安馮、王家溝塬),朝水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全境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12公里,總耕地面積81309畝。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
政區概況
全鄉轄13個村委會100個合作社,總戶數4059戶,總人口17234人,其中:男9231人,女8003人;非農業人口300人;民族以漢族居多,占90%,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占10%。
優勢資源
從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自身條件看,主要有兩大優勢:一是土地資源廣闊。鄉內土地面積大,可供投資開發的土地資源豐富,為我鄉大規模發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梁原鄉為2022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唐貞元二年(786年),吐蕃占領良原城,第二年,李元諒出任隴右節度使,收復了良原,重筑良原城,在此鎮守抵御吐蕃。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良原縣被撤,改名梁原,并入靈臺縣。
1949年以前,為梁原鄉。
1949年以后,設梁原區。
1958年,成立梁原公社。
1961年,分設橫渠公社。
1964年,橫渠公社并入梁原公社。
1983年,改為梁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