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華池鎮 | 隸屬:合水縣 |
區劃代碼:621024100 | 代碼前6位:621024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M |
長途區號:0934 | 郵政編碼:745000 |
轄區面積:約12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31萬人 |
人口密度:約41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永寧路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因轄區范圍內永寧路而得名。2003年合水縣南街社區建成,2006年改名為合水縣永寧路社區居民委員會,期間一次搬遷,現位于合水縣西華池鎮原文化站三樓,辦…[詳細] |
樂蟠路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隋義寧元年(617)設樂蟠縣,2006年在合水縣城北建立樂蟠小區及樂蟠廣場,樂蟠社區由此得名。…[詳細] |
文化路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因轄區內一條文化路而得名。社區內有合水一中、西華池小學、縣幼兒園三所學校以及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百余個,是縣城的政治文化中心。…[詳細] |
孫寨溝村 | ~200 | 村莊 | 孫寨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楊溝嶗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此地在解放前,楊姓人家在此建村居多,根據地形,遂起名為楊溝嶗。…[詳細] |
唐旗村 | ~202 | 鎮中心區 | 以境內唐姓命名,駐朱家胡同。唐旗村在初級社高級社時期為唐旗人民公社,公社所轄朱家胡同大隊、孟家北咀大隊、唐旗大隊、張旗大隊,合水縣成立時,取消唐旗人民…[詳細] |
三里店村 | ~203 | 鎮中心區 | 行政村坐落于9個自然村之中心位置,村民到行政村辦事要走三里路,故名。…[詳細] |
華市村 | ~204 | 鎮中心區 | 1958年人民公社,將原農業合作化,新成立的翟家灣一社,樊家洼二社,城里頭三社,小川子四社合編為華市大隊。因該大隊地處合水縣城,故名。…[詳細] |
黎家莊子村 | ~205 | 鎮中心區 | 當時此地黎姓屬大戶,故稱黎家莊子村。黎家莊子在低級社、高級社隸屬寧縣管,公社所轄丑家川大隊、嚴家溝圈大隊、黎家莊子大隊、董家莊大隊、合水縣成立時,取消…[詳細] |
師家莊村 | ~206 | 鎮中心區 | 因當時此地師姓人居住較多,且出貢生一名,故稱師家莊村。…[詳細] |
嚴溝圈村 | ~207 | 村莊 | 嚴溝圈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西華池鎮因古時合水縣南溝掌有一湫,荷花盛開,稱為“花池”,雅稱華池,又地處合水縣西部而得名。
基本介紹:
西華池,古名金柜鎮。西漢置略畔道,隋、唐、后周先后為樂蟠縣治。宋熙寧四年4年改為西華池寨。因誠頭南頭有一澇池 ,旱不枯,澇不溢,故名西華池。
西華池鎮地處合水縣城,相傳宋時城南溝掌有一湫,水清位高,荷花盛開,景色華麗而得名華池,又因境內已有東華池,故名西華池。全鎮共轄8個行政村,70個村民小組,3個社區居委會,13093戶41374人,其中農業人口5730戶23524人,總土地面積12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萬畝。境內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等礦藏資源,銀西公路穿境而過,水、電、路、通訊等基礎條件十分優越。
近年來,西華池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一條主線(城鄉一體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西華池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4年6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西華池鎮2012—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屬合水縣西華池里一甲。
民國元年(1912年),屬合水縣三區。
陜甘寧邊區時,屬合水縣西華池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4月,國民黨占領后屬西華池鎮。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改為西華池區,屬之。
1955年10月,撤西華池區、設三里店、華市、師家莊3鄉。
1958年10月,3鄉并為西華池鄉,隨即改為衛星公社;同年12月,劃入寧縣。
1961年12月,復屬合水縣,更名西華池公社。
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