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東鎮 | 隸屬:金塔縣 |
區劃代碼:620921100 | 代碼前6位:62092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F |
長途區號:0937 | 郵政編碼:735000 |
轄區面積:約2017.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5768人 |
人口密度:約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上三分村 | ~203 | 村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分上三分,官營溝大隊,1966年改為先鋒大隊,1972年恢復上三分大隊,1983年3月金塔縣實行分置,設人民公社為鄉…[詳細] |
官營溝村 | ~204 | 村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曙光高級社級社。1961年分上三分,官營溝大隊,1966年改為前進大隊,1972年恢復芨芨官營溝大隊,1983年3月金塔縣實…[詳細] |
上四分村 | ~205 | 村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三灣溝初級社,1961年分上三分,官營溝兩個大隊,1966年改為曙光大隊,1972年恢復上四分大隊,1983年3月金塔縣實行…[詳細] |
三灣溝村 | ~206 | 村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三灣溝初級社,1961年分上三四分,三灣溝大隊,1966年改為戰斗大隊,1972年恢復三灣溝大隊,1983年3月金塔縣實行分…[詳細] |
營田地村 | ~209 | 村莊 | 依據自然地理和人文環境取名。因這里曾經駐扎過軍隊,村子里有仰壩和楊家溝流過,軍營駐扎在仰壩和楊家溝的周圍,軍隊利用有水的便利條件開墾耕種,故軍隊開墾種…[詳細] |
團結村 | ~211 | 村莊 | 依據人文環境取名,寓意為團結力量大,團結取得勝利。…[詳細] |
中午村 | ~212 | 村莊 | 依據自然地理水段分系取名中五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中五初級社,1961年分為白雁墩、二分、下四分、中五四個大隊,1966年改為紅衛大隊,197…[詳細] |
下四分村 | ~213 | 村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組建兩個初級社.1961年分白雁墩、二分、中五、下四分四個大隊,1966年改為立新大隊,1972年恢復下四分大隊,1983年3…[詳細] |
梧桐壩村 | ~214 | 村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組建兩個初級社.1961年分陸溝,岔河壩、梧上,黑樹窩四個大隊,1966年改為紅纓大隊,1972年恢復黑樹窩大隊,1983年3…[詳細] |
王子莊村 | ~215 | 鎮中心區 | 依據歷史文物故遺址“王子莊”取名。因北涼沮渠牧楗的莊院坐落在村子里,當地人習慣地把這種黏土夯筑的莊院稱為“屯莊”,亦稱“王子莊”。…[詳細] |
地名由來:
1955年,中東鎮取中樹鄉與東五鄉的第一字組合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中東鎮地處鴛鴦灌區中上游,金塔縣西片三鄉鎮的中心地帶。全鎮3163戶,11182人,轄區總面積288.1萬畝,42720畝耕地,農業人口10823人,勞動力5490人。全鎮共設梧桐壩、上三分、官營溝、上四分、三灣溝、王子莊、營田地、團結、中五、下四分10個行政村,46個村民小組。
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全部土地位于南北波浪起伏二階地帶。氣候特點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溫差大,降雨少,蒸發量大,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氣溫7.3°,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日較差14.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70.3毫米左右,年蒸發量平均達到2261.3毫米左右,光照充足,最大凍結度1.35米左右,全年主
歷史沿革:
1949年,設有東五、中五、西三、西四等鄉。
1955年,合為中東鄉。
1958年,并入西壩公社。
1961年,析設中東公社。
1983年,中東公社改中東鄉。
1985年,中東鄉撤鄉建鎮。